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农资农机 日期:20210709
北斗在手 麦收无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 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工作会在京召开 天津100万亩小站稻完成插秧 农机化标准与大纲培训班在青岛成功举办 湖南:农药安全监管示范县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做好麦秸处理可防治二点委夜蛾
  007版:农资农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北斗在手 麦收无忧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小麦联合精密耕播机
· 全国农机试验鉴定和技术推广工作会在京召开
· 天津100万亩小站稻完成插秧
· 农机化标准与大纲培训班在青岛成功举办
· 湖南:农药安全监管示范县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显著
· 做好麦秸处理可防治二点委夜蛾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做好麦秸处理可防治二点委夜蛾

何宣

  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在秋粮,二点委夜蛾是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害虫。为全面做好二点委夜蛾防控工作,确保秋粮丰收,近日,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在邢台市平乡县举办全省二点委夜蛾监控技术培训班。

  二点委夜蛾是黄淮海小麦—玉米连作区普及推广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引发的典型性害虫,因为成虫具有集聚性、集中危害的特性,田间一旦发现为害,虫量就非常大,一棵玉米苗周围少则3-5头幼虫,多的可达20余头,在麦秸覆盖下钻蛀玉米茎基部,隐蔽性强,难发现,难防治,在田间麦秸覆盖麦茬的区域能造成80%-90%的死苗率。

  培训班上,二点委夜蛾防控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所研究员董志平详细讲解了二点委夜蛾的为害发生规律、暴发机制、为害特点,以及防控要点。小麦机械化收割后造成的“麦茬上覆盖较多的长麦秸”是吸引成虫进来产卵的必备核心条件。而在小麦收获玉米播种期间,采取一切措施破坏这种条件,使玉米苗周围没有覆盖麦秸麦糠,就可以不用农药避免二点委夜蛾危害。

  当前,河北省各地全面落实二点委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小麦收获时采取秸秆细粉碎、灭茬、清垄等生态调控措施,通过生态技术完全可以控制危害,保证玉米苗全苗壮。目前该项技术已列入河北省和农业农村部的农业主推技术。

  培训会现场展示了秸秆细粉碎、清除田间麦秸、旋耕灭茬、灭小麦茬、清除播种行麦秸、专一性诱剂、高效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模式,以及新型小麦收获机和玉米播种机等相关农机具,并对各种技术的田间作业效果进行了实地观摩,分享了各地大面积示范效果,加强了与会人员对二点委夜蛾生态调控技术的深入认识,明确了该技术推广的意义和重要性。

  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站长张秋生表示,小麦收获玉米播种期间做好生态调控,是非常好的绿色防控技术,技术明确且可靠可行,各地要采用广播大喇叭、悬挂条幅、手机微信等方式宣传好、推广好、落实好,解决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石家庄、邢台、邯郸等8个设区市和辛集、定州市植保站及28个县区植保站站长和技术人员等80余人参加了培训,参会人员表示,今后要积极宣传和推广二点委夜蛾绿色防控技术,扎实开展监测防控工作,努力实现“虫口夺粮”,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何宣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