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正是南方荔枝大量上市的时候。具有悠久历史的南方特产水果荔枝,现在已经培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等几个荔枝产量大省区,已经基本完成品种的改良升级。在各地总计超过近千万亩的荔枝种植园区里,荔枝颗颗饱满,粒粒晶莹,看着让人馋涎欲滴。
今年,海南省凭借热带气候地理优势,荔枝挂果和成熟都比其他省份提前半个月时间。全省30万亩的荔枝种植基地内,果实已经红红火火,抢鲜上市。为了抢占市场先机,产量最大、最畅销的“妃子笑”采摘后,立刻通过便捷的生鲜物流供应链,铺满了省内和周边区域的大小摊位,“新球蜜荔”和“南岛无核”两个新品种,将跨越琼州海峡,进入内地中高端门店销售。
中国荔枝看广东,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增城荔枝,坚持走高端品牌路线。增城总计18万亩的荔枝种植面积,高端荔枝品牌就占了12万亩。增城已经拥有较高知名度的特优品种“挂绿”“北园绿”“水晶球”“仙进奉”“甜岩”几个响亮品牌,每年还将新增5到10个品种推向市场,以保证高端品种迭代优势。
相比其他荔枝产区,广东茂名自去年开始主抓品种改良,在近期外销上,茂名荔枝以产量大、品种多,在中低端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在茂名市农业农村局的带领下,全市新建135万亩荔枝种植园,规划于2023年改造完毕50万亩。新品种上市,再配合线上电商平台推广,凭借茂名荔枝多年的基础优势,形成新老搭配,高低组合,很快在市场上见到成效。
广西北流是广西最著名的荔枝产区,近几年又新增了“大同果仙”“荔宝”等10个国家和广西知名品牌。除了在荔枝种植规模上做文章外,北流地区还新开辟了本地荔枝深加工产业园区,培育荔枝干、荔枝酒、荔枝醋等十多个深加工产品。通过完善物流冷库设施,完成荔枝上下游全产业链改造,力争打通更多市场,创造更大效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