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是云南葡萄大规模上市的季节,但在“90后”新农人刘晏辰的葡萄园里,却还没有看到忙碌采摘的景象。“我们每串葡萄都要达到9成熟,会比普遍产品晚15天采摘。”靠着对品质的追求,刘晏辰的“阳光玫瑰”品种虽然比其他同类产品贵了20%,但还是供不应求。
作为一个地道的昆明姑娘,刘晏辰投身农业完全是受从事水果批发的父亲的影响。小时候老爸开着吉普车带着她找产地的情景至今都难以忘怀,当时云南大部分的水果产地都是连路都没通的“荒地”,没几年那辆吉普车就报废了。
“我有时候会跟着一起去,虽然不懂爸爸在干什么,但其中的辛苦是看在眼里的。”刘晏辰说。最后,父亲锁定云南弥勒一个干热河谷山区乡镇——石头寨,用脚丈量了4000多亩的土地,然后决定扎根下来。
“石头寨最大的优点就是小气候好。这里属于干热河谷气候,温差大,湿度不过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较好,‘阳光玫瑰’长在这里香气浓郁,在整个产区都是领先的。”刘晏辰介绍。
六年前,她从北京农学院毕业,正式加入上一代农人们的葡萄种植事业。
刚开始大家信心满满。但农业的高风险和不确定,却让他们的创业之路差点夭折——2014年的两次霜冻,让全年的努力全报废;2015年的暴雨和连续干旱,果树几近覆灭……2020年,葡萄进入采摘季之后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是因为疫情防控找不到工人,水果的运输受阻,有些果子挂在树上,熟了就掉一地。后来夏季玫瑰阳光采摘高峰期,刚好遇到北京那边批发市场因为疫情封闭管理,储存的货全部出不来。”刘晏辰说,为了支撑果园,家里卖掉了在昆明的六套房子。
“虽然很苦,但团队合作伙伴一直和我们站在一起,家人也给予了很多鼓励,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刘晏辰介绍,因为追求理想化的种植,在创业过程中确实花了好多冤枉钱。但自己毕竟是专业出身,多年深扎果园,随着对种植技术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已经慢慢总结出一套符合当地小气候的种植管理方法,“所以一直很相信,在未来一定能越来越好地把它做起来。也很感谢支持过我们的伙伴!”
2019年7月,盒马昆明首店开业,采购总监周莉辉找到了刘晏辰,提出一起种高出市场标准的“阳光玫瑰”青提。
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网红水果,市面上种植“阳光玫瑰”的供应商众多,竞争激烈。不少种植户都爱提前采摘,提早上市赚取高利润。
但是平台将市场消费习惯反馈给刘晏辰:越晚上市,越熟的葡萄,消费者满意度越高。于是她就给葡萄园定下三重标准:每一串葡萄的最低糖度必须达到18度,果枝必须从绿色变成棕色,香味必须浓郁,才能采摘。
相比市面上只有7成熟的阳光玫瑰,刘晏辰种出的葡萄表皮绿中带有淡黄色,起初也因有色差被平台多次拒收,但是经过反复磨合、沟通,刘晏辰的葡萄还是用品质打动了收货人员,最终进入昆明的线上和线下门店销售。
为了提升葡萄的糖度,平台要求严格控制产量,每棵树上只能结果6-8串,避免了糖分的分散。刘晏辰说,普通阳光玫瑰的亩产最高可达到4吨,而专供电商的基地只有1吨左右。不追求产量而是死磕品质,让刘晏辰对生鲜电商的品质把控有了极大认同。“这个账算下来,确实是一种亏本的做法。但随着阳光玫瑰的种植越来越多,高标准、严要求这条路一定是能越走越宽的,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我们。因为这样的严苛要求种出来的水果,确实更甜、更脆、更香。”因为种植成本高,刘晏辰的阳光玫瑰青提虽然比市场均价贵了20%,但在线上销售以来,销量火爆几乎没有差评。
目前,刘晏辰成立了山晒Sunsharer品牌,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几乎没花什么营销成本就打响了知名度,并在电商平台成功吸引一批年轻人。刘晏辰表示:“将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渠道,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的品质,并走进北上广等主流市场,让好货能卖出好价格,让我们新农人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