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法治时空 日期:20210520
关于前瞻性涉农立法的初步探讨 多部门联合取缔渔港“三无”船舶 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成效凸显 惩治家庭暴力犯罪 依法体现宽严相济 涉夫妻共债应由审判程序认定 不得直接追加被执行人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这些要点须注意
  006版:法治时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关于前瞻性涉农立法的初步探讨
· 多部门联合取缔渔港“三无”船舶
· 农民工学法活动周成效凸显
· 惩治家庭暴力犯罪 依法体现宽严相济
· 涉夫妻共债应由审判程序认定 不得直接追加被执行人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这些要点须注意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5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这些要点须注意

  

  ◆防骗“六不”

  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接听不明转接电话。

  

  ◆远离诈骗“六个好习惯”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银行卡、交易流水等信息;

  2.使用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动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3.密码设置避免过于简单,且应定期更换;

  4.银行账户通知短信要开通,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动,立刻联系银行官方客服办理挂失;

  5.不随意连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转账支付等操作;

  6.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手机里存这四类信息,有风险!

  1.银行卡照片

  手机支付基本都绑定了银行卡。银行卡照片不要存在手机里,邮箱或聊天记录里含有的此类信息也要删除,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2.户口簿与身份证照片

  各类信息密码的修改,一般都需要凭借这些重要信息。若手机不慎丢失,不法分子就可利用身份信息修改支付密码转移财产。此外,户口簿上还有家庭住址及家人的详细信息。

  3.支付工具的登录与支付密码

  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虽然提升了安全性,却让操作变得复杂,一些人习惯将密码记录在手机上。手机一旦丢失,不法分子就能轻而易举获得密码,转走你的财产。

  4.私密照片

  手机一旦丢失,私密照片存在被泄露风险,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敲诈勒索。

  

  ◆遭遇诈骗怎么办?

  1.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

  2.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3.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这条热线要牢记!全国反诈热线:96110

  该热线有劝阻、咨询、举报三大功能。接到“96110”号码来电,说明本人或其家人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又或属于易受骗高危人群;如遇疑似电信网络诈骗,可致电咨询;如发现涉及电信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线索,可拨打该热线举报。

  

  【常见骗局】

  

  骗局一:旧手机换礼品

  近几年,经常有到农村地区收购旧手机的摊贩,告诉村民可用旧手机换购剪子、菜刀等生活用品,甚至现金。一些村民觉得旧手机放着不用也是浪费,争相换购。

  事实是,这些摊贩收购手机后,会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手机内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号、通讯录等,再通过其他手法进行诈骗,或直接盗取支付账号骗取钱财。

  专家建议,如需出售旧手机,应尽量到大平台、大型店。旧手机换下来后,不要着急出售,出售前除了恢复出厂设置、删除老旧文件外,可选择下载“文件粉碎”类软件,对淘汰手机、电脑进行重复覆盖、复写处理。

  

  骗局二:微信“清粉”

  为图方便,部分微信用户会选择“清粉”服务,殊不知一些“清粉”软件存在着用户信息泄露隐患。

  “清粉”软件的原理是,通过应用集群控制软件控制微信账号,自动向所有好友群发消息,再由软件自动识别哪些是“僵尸粉”并予以删除。犯罪嫌疑人在取得微信账号控制权限后,借机非法获取用户微信群聊二维码信息,并将这些群聊二维码以图片形式保存在服务器上,倒卖给下游的诈骗、赌博等犯罪团伙。

  民警提示,一旦同意使用这类“清粉”软件,就意味着自己的账号完全让人“接管”,不法分子将轻易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建议广大网友尽量不要使用破坏官方软件协议,或具有外挂功能的插件和软件,以有效规避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

  本篇稿件由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侯馨远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