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10318
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 江苏“十四五”规划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难点 图片新闻 青疙瘩化身“金疙瘩” 严打制售假劣农资犯罪保障春耕生产 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将在三亚召开 山东:走“新”入“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图片新闻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关于支持台湾同胞台资企业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
· 江苏“十四五”规划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难点
· 图片新闻
· 青疙瘩化身“金疙瘩”
· 严打制售假劣农资犯罪保障春耕生产
· 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将在三亚召开
· 山东:走“新”入“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3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青疙瘩化身“金疙瘩”

——重庆涪陵青菜头均价创历史新高的背后
魏东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21.8亿元——全区青菜头销售总收入创历史新高;

  1250元/吨——榨菜原料用青菜头平均价格创历史新高;

  71%——榨菜原料用青菜头平均价格上涨幅度。

  一年一度的青菜头收购已经结束,重庆市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根据初步测算,给出了这组亮眼的数据。

  这是涪陵青菜头迄今为止卖出的最高价格,青疙瘩变成了“金疙瘩”。作为“国民下饭菜”涪陵榨菜的原料,青菜头价格大涨的背后到底蕴含着什么“密码”、又将给产业链带来何种影响?

  

  “几十年没碰到过的好行情”

  今年2月上旬复秤收购以来,榨菜原料用青菜头价格大幅上涨,短短几天就从1100元/吨上调到1300元/吨至1450/吨不等,个别企业甚至上调到1500元/吨。平均下来,青菜头的收购价为1250元/吨。

  今年雨水前,江北街道大渡村村民汪明泉的5亩青菜头全部收完,19吨卖了2.4万元。汪明泉还沉浸在喜悦中时,青菜头收购价格继续上涨,同村村民彭福智的37吨青菜头均价超过了1400元/吨。

  “完全想不到哦!”上年纪的菜农纷纷惊呼,“种青菜头几十年都没有碰到过这样好的行情。”手中有钱了,珍溪镇大兴村村民何承文换了一辆新三轮车、马昌友还清了十多万元建房款……

  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统计,截至3月5日,涪陵青菜头累计销售162.6万吨(含外运鲜销约65万吨),销售收入超21.8亿元,比去年增加7.6亿元;菜农人均收入3101元,比去年增加1194元。

  但也有不少菜农与好行情失之交臂。同样在大渡村,6组村民易纪国、4组村民杨青春家里就因缺乏劳动力,在行情最好时没有及时采收。百胜镇八卦村村民况仁芳家情况稍好,赶上了1400元/吨的价格,卖了30吨青菜头,价格降下来后,剩余的80吨青菜头自己腌制成盐菜块。

  百胜镇农服中心副主任吴叙全介绍,该镇今年青菜头产量约17.8万吨,售出约6.5万吨,剩下的只能做半成品加工,“今年青菜头价格这么高,厂家为抵消成本,腌制加工盐菜块怕是没啥赚头”。

  

  供需骤变 涨价是必然

  重庆市涪陵区榨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林辉长期研究青菜头价格,他认为,今年青菜头收购价格突然上涨,主要还是因为供给侧和需求侧发生了变化。

  陈林辉介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因担心物流不畅,四川省及涪陵以外的重庆市其他区县部分种植户热情下降,导致青菜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其中涪陵以外的重庆市其他区县较上年减少4.4万亩。今年,青菜头种植大省浙江又遭遇降雪,青菜头产量下降。浙江和四川的加工企业纷纷到涪陵收购青菜头,使涪陵青菜头价格大幅上扬。

  据了解,涪陵青菜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46%,重庆其他地区约占14%,浙江余姚等地约占24%,四川约占8%。

  青菜头采收后,一部分作为榨菜加工的原料,另一部分作为蔬菜鲜销到北方市场。入冬开春以来,涪陵青菜头鲜销价格最高时达到6000元/吨。

  另外,不少榨菜加工企业去年整体营销状况较好,终端销售的高增长拉动了原料的去化率,企业对榨菜原料青菜头需求增长。以涪陵榨菜集团为例,根据刚刚公布的业绩快报,该公司去年实现营收22.73亿元,同比增长14.23%。

  陈林辉同时表示,虽然青菜头这次涨价是必然,但出现如此高的涨幅有一定的偶然性,相信随着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稳定,青菜头的收购价格也会得到平抑,菜农对来年的收益预期不应过高。

  

  应对成本上升 方式各不相同

  青菜头原料在榨菜生产成本中的占比一般在60%左右,最低的也在45%至50%之间。原料价格上涨,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记者在涪陵榨菜集团白鹤梁工厂看到,全新的淘洗机、切分机、筛分机、杀菌机等设备正开足马力运行。集团副总经理皮林告诉记者,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工厂已全部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工效提高了15%左右,原料损耗降低了20%,企业对原料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明显增强。

  不过,也有一些企业选择通过提高产品售价来应对成本上升。珍溪镇角八食品厂以1400元/吨的均价收购了6000吨青菜头,负责人周银福说,他们压力很大,目前已调整了产品的市场价格,每件产品由之前的70元调整到了90元;百胜镇的渝杨榨菜集团出手较慢,在价格高位以1480元/吨的均价收购了5000吨青菜头,总经理杨志达说,他们因此对产品价格作出了上浮15%的调整。

  已经调价的部分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产品涨价,固然可以缓解一部分压力,但市场的接受度尚待检验,他们也担心,涨价可能会导致销量下降。

  

  打好“组合拳” 稳住基本盘

  目前,涪陵区青菜头常年种植面积在72万亩左右,成为当地60万菜农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面对成本与售价可能的变化,稳住基本盘至关重要。近年来,涪陵区委、区政府坚持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打出了稳市场的“组合拳”。

  涪陵全面推行“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的利益联结机制。榨菜加工企业与合作社全面签订粗加工订单生产协议,合作社按照30元/吨标准向榨菜企业支付履约保证金,企业保证每吨原材料在扣除各项成本费用后,合作社还能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同时,合作社又与入社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作协议,农户按30元/吨标准支付履约保证金。

  涪陵区农业农村委主任张平权介绍,在这一利益联结机制保障下,2020年,涪陵41家榨菜企业和197家榨菜股份合作社主动作为、各司其职,采取“价格承诺、分散设点、同价同步”等措施,先后设立收购网点2000多个,实现了当地青菜头“应收尽收”,保护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

  张平权说,2020年底新一轮青菜头种植开始时,按照“菜农自愿、政府补贴”原则,涪陵有20万亩青菜头被纳入收益保险范围,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给菜农带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由于上年度收购价格稳定,菜农种植积极性高涨,实际种植面积达到了73万亩。

  涪陵还对原料种子进行统一把关,菜农种植的青菜头产量和质量得到保障。为有效开拓鲜销市场,涪陵每年拿出200余万元,全区30万亩青菜头鲜销基地的约3万斤良种全部由政府买单。

  与此同时,涪陵区委、区政府还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高标准开展“涪陵榨菜博览会”等系列活动,大力推介,为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夯实了市场根基,为产业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打牢了基础。

  张平权表示,要理性看待这次青菜头涨价现象,“涪陵青菜头迎来历史最好行情,促使我们管理更精准、科研更高效、营销更精细”。

  陈林辉认为,应该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企业高质高效发展,带动原料收购价格稳步提升,促使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确保企业、合作社和菜农利益可持续。接下来,涪陵还需要大力推广抗灾能力更强、品质更好的“涪杂”“涪优”系列榨菜新品种,进一步提升青菜头质量,提高单产。另外,涪陵在扩大青菜头种植保险覆盖面积、拓展青菜头鲜销市场方面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