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5版:版名:两会特刊·开局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访谈 日期:20210311
奋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硅谷” 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 “四个转变”促农业农村华丽“转身” 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尽快解决林地标准不一致问题
  005版:两会特刊·开局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访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奋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硅谷”
· 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金融力量
· 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 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乡村振兴经验
· “四个转变”促农业农村华丽“转身”
· 推动森林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 尽快解决林地标准不一致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3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尽快解决林地标准不一致问题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申相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十四五’时期,要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这对林业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副主席马传先接受采访时表示。但实践中林地概念的不确定性令基层林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十分头痛,到底是依据林业资源管理一张图,还是依据国土资源调查图,感觉无所适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规定,‘林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确定的用于发展林业的土地’。但在基层具体实施林业行政许可、林业执法、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中,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不强,且与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和国土资源调查技术标准存在冲突。”马传先说。

  马传先认为,冲突点在于“国土调查”和“林业资源”两张图对于林地数据存在差异。数据对比发现,有的土地在林业资源清查中被界定为林地,而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却被界定为非林地;有的土地在林业资源清查中被界定为非林地,而在国土资源调查中却被界定为林地。排除调查方法、调查时间、处理软件等原因后,主要原因还是两部法律规定、两个部门两类调查技术标准有冲突。目前,虽然新修订的森林法已于2020年7月1日实施,但森林法实施条例还未修订,在自然资源管理、林业和草原管理方面对包括林地在内的林业资源管理标准技术有待统一。

  比如,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其中林地属于农用地;国土资源土地调查采用的分类方法中,一级地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园地、林地同属于农用地类下的一级地类,将果园划入了园地中的二级地类,不再属于林地。理论上,国土资源调查中园地的概念范围比经济林及苗圃的范围可能更广、面积可能更大。

  为此,马传先建议:

  一是从技术层面,国土、林业等资源调查应对林地标准进行协调会商,统一林地技术界定。

  二是从立法和法律适用层面,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等应把土地管理法、森林法中关于林地标准法律适用冲突或效力予以司法解释界定。

  三是从管理执行层面,国务院应尽快将修订可操作性、针对性更强的森林法实施条例列入法治政府建设日程,与森林法相配套,对林地作出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尽快出台、尽快实施。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