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企业市场 日期:20210306
湖南省新增地方猪养殖19万头 探索多种养殖模式 猪企积极筹备期货队伍 皮蛋是如何制作的? 丹青诺和液态粪肥还田模式得到认可 广垦畜牧建设超强生猪产业集群 甜晒鱼年销售收入超1200万元
  008版:企业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湖南省新增地方猪养殖19万头
· 探索多种养殖模式 猪企积极筹备期货队伍
· 皮蛋是如何制作的?
· 丹青诺和液态粪肥还田模式得到认可
· 广垦畜牧建设超强生猪产业集群
· 甜晒鱼年销售收入超12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3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液态肥不好使已成过去时

丹青诺和液态粪肥还田模式得到认可

舒畅

  2019年12月,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加快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从重达标排放向重全量利用转变,积极推广全量机械化施用。近几年,黑龙江省为提升耕地质量、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广了不同类型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其中以液态粪肥全量化、社会化服务还田为亮点的“丹青诺和模式”备受认可,为长期以来“养殖污水难处理、液态肥不好使”的江湖传言正了名,也为粪水治理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液态粪污变粪肥

  液态粪污产量大和处理技术不受欢迎这两个问题让液态粪污处理成为畜禽粪污治理的大难点。目前国内普遍选择“固液分离+达标排放/简易还田”处理模式。但是达标排放成本较高,简易还田“没劲儿”“烧苗”。“有机肥都没劲儿,更不要说粪水了。”北京丹青诺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申海峰谈起2015年刚创业时的情景,“不要粪水”是黑土地上种植户普遍的态度。

  实践证明,简易粪水还田既不能让种植户有收益,还给土壤和农作物生长埋下隐患,非长久之计。丹青诺和从丹麦引进液态粪肥全量还田技术,推广更低成本的囊式发酵技术和机械化还田技术,将液态粪污的价值“吃干榨净”。“粪便和污水一起厌氧发酵,全量还田,是养分保留最全的方式,也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目前国内很多规模养殖场有固液分离设备,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分离后的液态部分放入储存囊,厌氧发酵6个月后就近还田,长时间的发酵让粪水变成了粪肥!”申海峰说。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高洪生一直在监测丹青诺和液态肥生产施用情况,丹青诺和的液态粪肥在化肥底肥减施25%的条件下,采用地表托管式或注入式的方式,施用液态粪肥6立方米/亩,可以实现玉米水分降低,并增产5.9%,提高了玉米质量等级。这种试验对大豆、小麦减肥(化肥)效果也非常明显。

  

  粪肥还田有标准

  丹青诺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液态粪肥还田全链条监测体系,要求液态粪肥必须储存6个月、质量符合国家沼肥标准(NY/T2596-2014)后方可还田,同时还田规模必须符合当地承载力的要求。高洪生指出,每亩农地施用量控制在6立方米,能够实现作物增产、化肥减施、环境风险可控。“粪肥标准与环境监测是粪肥还田必须做的事情,要做到还到地里放心。”高洪生说。

  

  种养主体求联结

  黑龙江省双城米特利牧场目前存栏奶牛2700多头,有较强的粪肥处理需求。2016年,米特利牧场利用政府补贴和自身投入的共800多万元,选择丹青诺和密闭囊式发酵技术,建造了液态粪肥贮存囊。将粪肥处理由原来的氧化塘变成现在的贮存囊,不仅提高了安全性,保护了环境,还节省了运行成本,大大提高牧场的综合效益。粪肥产生了,就要用到地里去。丹青诺和以“服务”为纽带,提供液态粪肥“收、存、撒、用”全套社会化服务,解决服务区域种养脱离的现状。米特利牧场由丹青诺和用粪肥喷洒车转运液态肥,提供给1-2公里内的种植合作社,以“每提供4吨液态肥,收购种植合作社1吨青贮玉米”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来合作。这种物物交换能够实现种养双向循环,互相需求的关系让种养主体紧密联结。

  黑龙江省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施用丹青诺和的液态肥已有两年,每年春秋季,均施用在5000亩的玉米地里。“以前我们施用化肥虽然挺有效果,但土壤特别硬,土壤营养成分下降。现在将液态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就特别松软,还不像固肥要抛洒,肥效还好。”合作社经理杜伟说。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和丹青诺和公司签订了一个“对赌”协议,由丹青诺和提供液态肥和施肥机,如果丹青诺和运过来的液态粪肥的肥效达到30%-50%减肥(化肥)目标,仅收取减肥效果等值化肥价格的80%。农作物产量如果有增无减的话,合作社将给丹青诺和50%的效益。“对赌”协议的存在不仅推广了丹青诺和的液态粪肥,也促进了丹青诺和液态肥的质量保障,对提升种养主体使用意愿有很大作用。

  

  多地推广有前景

  丹青诺和模式以一套先进的液态粪污贮存处理技术和相对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了一套可持续的液态粪肥全量还田体系,做到了污染全吸收、资源不浪费。“近几年,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丹青诺和模式在黑龙江双城、巴彦、松北、林甸、农垦九三管区等地得到全力推广,老百姓也认可了,环境问题也解决了。”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调研员刘义民介绍说。

  根据实地考察和调研访谈,笔者总结出丹青诺和模式的四点推广要点:首先是养殖环节,丹青诺和模式适用于奶牛、生猪等产生大量污水的畜禽品种,需要养殖场能够获得土地修建储存囊,种养距离在10公里内;其次是种植环节,丹青诺和模式适用于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农地面积大、平整,利于机械化操作;第三是做好质量监管和环境风险管控,做好承载力测算,规范施用方法,保障肥效,防范环境风险;第四是搭建利益联结平台,最好是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或企业,若种养脱离可选择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形成链接种养两业的利益联合体。

  

  畜禽粪污治理有方向

  随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全量利用、液态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等新鲜的名词进入视野,畜禽粪污治理模式呈现出新动向和新突破。

  多元共治局面逐渐形成。治理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畜禽粪污治理不再仅是养殖户和地方政府的责任,种植户、第三方、周边居民等相关主体也应该参与进来,合作治理、多元共治能够分担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治理水平。

  全量利用理念已经落地。全部达标排放的高成本、污水简易还田的污染性引发了全量利用理念的提出,以液态粪肥形式还田是实现全量利用的一大实践进步。

  选择经济高效技术是大势所趋,低成本、就近直接还田的技术理念被接纳。固态粪便就地堆沤、液态粪污就地发酵、不强制固液分离、不盲目追求商品有机肥、不盲目搞集中处理中心的政策导向已经被普遍认可。

  资源化利用市场正在培育,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开始形成。只有建立“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付费治理机制,才能让种养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有动力参与,形成一条稳定、可持续的利益链条。

  肥料质量与还田风险亟须规范。不同粪肥技术生产出来的粪肥质量各有差异,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种养布局、种养品种导致粪肥施用承载力也大不相同,需要相关单位完善粪肥生产施用标准,研发粪肥施用养分管理系统,推进粪肥全过程管理制度,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做好还田风险评估。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