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10218
六盘山上红旗传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发布 人勤春早农事忙 奏响振兴路上的“大小协奏曲”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担体系成效显著 河南内黄:返乡大学生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 稳稳的“菜篮子” 满满的幸福感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六盘山上红旗传
· 《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发布
· 人勤春早农事忙
· 奏响振兴路上的“大小协奏曲”
· 中央财政支持全国农担体系成效显著
· 河南内黄:返乡大学生争当疫情防控志愿者
· 稳稳的“菜篮子” 满满的幸福感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2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六盘山上红旗传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国凤 实习生 王梦妮

  六盘山上,红旗飘飘,白雪皑皑,群山默默。

  “六盘山是红军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登顶此山,表明红军已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也意味着长征的胜利。”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苏明珠告诉记者。

  在六盘山上,毛泽东回顾红军纵横十余省、长驱几万里的艰难历程,看到中央红军沿战国秦长城一路东进,即将到达目的地陕北,展望革命前景,顿时感慨万千,即兴吟咏了一首《长征谣》:“天高云淡,望断南归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同志们,屈指行程已二万!六盘山呀山高峰,赤旗漫卷西风。今日得着长缨,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同志们,何时缚住苍龙?”这便是《清平乐·六盘山》一词的雏形。

  

  单家集里 红色记忆深深

  六盘山麓的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中国工农红军曾3次路过并驻扎于此,并以单南清真寺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1935年8月15日,程子华、吴焕先率领红二十五军初到单家集时,村里的男女青年纷纷逃进深山,家家门户紧闭,一片冷清。为了不打扰农户,部队就在街上夜宿。”单南村党支部书记单云说。红二十五军是进入六盘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支红军队伍,为消除回族群众的疑虑、稳定人心,红军对全体指战员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制定了“三大禁令、四项注意”,选派了几名回族战士在驻地张贴《告回族人民书》和“红军和回族同胞是一家”等布告、标语。

  8月16日中午,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抬着一块绣有“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和6只大壮羊等物品,拜访了清真寺的阿訇。有感于红军如此敬重回族群众,清真寺的阿訇按照回族礼节宴请红军,并且赶着一群染成红色的壮羊作了回拜。休整期间,红军指战员不仅把驻地院子和街头巷尾打扫得干干净净,帮助回族群众挑水、扫院,还热情地为回族群众送药治病。“红二十五军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团结和争取广大回族群众一起参加革命和斗争,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政治和历史影响。”单云告诉记者。

  因为红二十五军打下了良好基础,一个多月后的10月5日,当毛泽东率领部队行进到离村子约二三十里地时,就有当地群众夹道热烈欢迎。毛泽东一进村,顾不上行军劳累,就去单南清真寺拜访了阿訇,给阿訇和在场的回族群众介绍了共产党和红军尊重回族群众风俗习惯、保护清真寺、主张民族平等等政策,并与阿訇促膝夜谈,留下了“单家集夜话”的故事。

  

  接续奋斗 今朝再缚“苍龙”

  六盘山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500米,囊括了宁夏中南部的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中卫市海原县以及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贫困县区。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布,西吉县累计脱贫35569户154213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4%下降至零,237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彻底告别贫困苦海。

  当年,红二十五军留下来的几名来自南方的伤员借住在老乡家养伤,看到当地老百姓仅靠蒸、煮等方法食用马铃薯,便开始教他们如何利用马铃薯制作粉条。这项制作马铃薯粉条的技艺,80多年来在王河村从未断绝,当地群众把这种粉条称为“红军粉”。现在,“红军粉”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王河村加工粉条的农户最多时达120多户。在粉条产业的带动下,王河村于2015年脱贫,2018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如今,不少游客慕名来到六盘山,走一走“红军小道”,亲身体验长征的艰难险阻,2.5公里的小道上用雕塑群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壮举的18个主要场景。从山脚沿曲径通幽的小道拾级而上,沿途逐一呈现“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经典场景。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西海固地区贫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住进“安心房”,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辍学实现动态清零,葡萄、冷凉蔬菜、马铃薯和枸杞药材等一批特色产品走向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