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雷山县千户苗寨的群众欢欢喜喜迎农历新年。 黄庆松 本报记者 刘久锋 摄
春节临近,在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徐家辉忙着印制梁平木版年画。据了解,梁平木版年画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刘辉 摄
2月6日,浙江省建德市寿昌镇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龙灯非遗文化民俗展演活动。春节临近,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寿昌古镇通过举行地方美食、制作面具及舞龙等非遗民俗表演,让当地居民和游客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浓浓的节日氛围。 宁文武 摄
四川省华蓥市摄影志愿者在明月镇长田坎村为返乡团圆的乡亲义务拍摄“全家福”,留下幸福美好瞬间。 邱海鹰 摄
2月7日,孩子们在江西省上高县锦阳广场滑轮滑。连日来,上高县各种主题花坛、户外背景牌、小型花圃、红灯笼等春节元素装点着大街小巷,年味儿越来越浓。 陈旗海 摄
春节到来之际,在山东省郯城县青年公园附近买卖喜庆饰品的人们络绎不绝。瞧,这“牛饰”为喜迎牛年增添了喜庆气氛。 高军 摄
神州大地涌动着春潮,辛丑牛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从南国到北疆,从城市到乡村,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男女老少沉浸在喜悦当中,以各具特色的方式庆祝农历新年的到来。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14亿中国人最翘首以盼的节日、最温暖的精神图腾。祭祖、年夜饭、全家福、拜年、走亲戚……一个个充满仪式感的年节活动,浸润着最真挚的家国情感,传承着最朴素的中国伦理。写福字、贴对联、剪窗花、印年画、舞龙舞狮……一样样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是对5000年农耕文明之精髓的集中展示和有力传承,也是对中华儿女的精神抚慰。哪怕是通过现代方式过年,也承载着剪不断的文化基因。
幸福,是过年的味道;快乐,是过年的表情。看吧,千门万户、大街小巷都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在辞旧迎新,迎接新年第一缕阳光、迎接越来越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