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完省里的两会,罗珺就匆匆返回了楚雄,因为她心里放不下还在厂里忙碌的姐妹。罗珺是云南省人大代表,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还是楚雄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彝族刺绣传承人。
“发展彝族刺绣产业对我们当地的彝族妇女和贫困家庭增长技能、增加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很多彝族妇女文化程度比较低,缺乏技能,几乎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她们从事彝族刺绣,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罗珺说。
一技在手,全家不愁;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让彝族刺绣带动更多的彝族妇女富起来,一直都是罗珺的梦想。罗珺的公司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累计培训彝族妇女8000多人次。近5年,公司带动200余户贫困户摆脱了贫困。之前许多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彝族妇女,如今有的人一年可以赚到两三万元。
“作为一名产业带头人,这些年,我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让更多的彝族妇女能通过刺绣过上好日子。”罗珺告诉记者。
“不过,刺绣的学习、培训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罗珺坦言,在培训中,先要帮大家建立质量、标准、商品的概念,再逐步统一大家的针法,教大家如何进行色彩搭配等。培养一个合格的绣娘,需要投入1万多元。而合格只是一个基础,绣娘的技艺需要随着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
罗珺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从中发现有带动能力的绣娘,如此可以带动更多的彝族妇女增收致富。
对于彝族刺绣的产业前景,罗珺和她的绣娘们都非常自信。她说,当下,越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就越有市场,彝族刺绣是美的,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彝族刺绣产业一定会越走越远,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