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一艘长荣海运公司的“车厘子快航”,满载着2万公里外智利果农的热切希望,仅用23天便直达上海,用时比常规航线缩短了25%,为的就是赶上中国的春节市场。
这几年中国最火的“网红”年货非车厘子莫属。颜值高、营养好、易清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走亲访友居家待客两相宜。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电商平台,车厘子总是在最显眼的位置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大家惊喜地发现,今年的车厘子价格不再似往年恨不得“论颗卖”的高不可攀,二三十元就能买上一斤,而且大有继续降价的趋势。很多人调侃:“车厘子自由这就实现了?”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0年中国共进口21.04万吨车厘子,其中来自智利的占比达到了92.49%。可见,中国消费者购买进口车厘子是贵还是便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利车厘子的价格。
今年车厘子价格的下跌,直接原因是智利车厘子大幅增产。2017年,伴随中智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议定书的签署,两国包括车厘子在内的98%品类的产品实施零关税,加之一系列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举措,中国消费者对智利车厘子的需求迅速点燃。为赶上中国消费需求增长速度,近几年智利果农“撸起袖子放手干”,车厘子种植面积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2020年智利车厘子产量激增30%左右。智利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娜塔介绍说,2020年至2021年车厘子季,预计将有50万吨智利车厘子进入中国市场,这相当于2020年全年中国进口车厘子总量的2倍之多,供给增多,货源充足,价格自然走低。
简单的市场供需逻辑背后印证的是中国坚定不移推动全球自由贸易进程、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即使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贸易萎缩和单边保护主义等多重压力,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仍达32.16万亿元人民币,比2019年增长1.9%,全年进出口、出口总值双双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出台外商投资法、推进自贸协定谈判、如期举办进博会、签署RCEP协定……中国践行承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一直在加速,不仅充分展现了自身强大的经济韧性和活力,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除了积极畅通国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的提升同样功不可没。在消费升级热潮和扩大内需倡导下,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在显现出强大威力。2020年中国进口车厘子总额比2019年增长17.2%,首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达到了113.58亿元,智利超过九成的车厘子被中国买走。同时,伴随电商渠道不断下沉,物流时效不断提升,冷藏技术不断进步,社区团购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创新,流通成本大幅降低,智利车厘子、泰国榴梿、新西兰奇异果、墨西哥牛油果等这些前几年还堪称“高奢小众”的全球美味,正不断以更便捷的方式、更平易的价格飞进中国消费者的“果盘子”,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也给国内生鲜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小小一颗车厘子,搭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快车,不仅甜了中国消费者的舌尖,也富了产地居民的生活。目前,种植车厘子能赚钱已经成为智利果农的共识,不少智利果农每年翻着日历和中国农历计算种植和收获时间,就是为赶上中国的元旦、春节和元宵的三节旺季。为提高竞争力,智利果农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还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管理精细度,一些果农甚至会用“抖音”等短视频直播车厘子果园里从种植、采摘、存储以及运输的全过程。伴随产业链的愈发成熟,产品品质、产业规模也不断攀升,进而带动了车厘子产区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就业的增加。可以说,智利车厘子的连年增产不仅归功于气候、雨水等自然条件的加成,更是需求侧旺盛牵引供给侧提质的必然结果。
“车厘子自由”或许带有几分玩笑意味,但却蕴含着微观生活改善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既是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需要,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内需驱动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14亿人口的超级大市场更是我们敢于面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最大优势。无论是山东大樱桃还是智利车厘子,一旦链接入国内大循环,就可以高速流通起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带富产业农民。不难预见,开启“十四五”,越来越多的“自由”将被实现,而愈加自信、开放、包容的中国也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