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美在民间 日期:20210201
贵州遵义 娄山脚下藤编美 浙江台州 留守娃儿做年货 湖北武汉 长江灯光秀“春节模式”即将开启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推出“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非遗影像·中国风采》在北京展出 张灯结彩蒸花馍 指尖非遗年味浓 贾艳梅:巧手剪纸沟通世界带富乡亲 曹芳侠:蒸出一屉面花美 王敬业:坚守花灯传统 增添节庆喜悦 山东嘉祥:有温度的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006版:美在民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贵州遵义 娄山脚下藤编美
· 浙江台州 留守娃儿做年货
· 湖北武汉 长江灯光秀“春节模式”即将开启
·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推出“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 《非遗影像·中国风采》在北京展出
· 张灯结彩蒸花馍 指尖非遗年味浓
· 贾艳梅:巧手剪纸沟通世界带富乡亲
· 曹芳侠:蒸出一屉面花美
· 王敬业:坚守花灯传统 增添节庆喜悦
· 山东嘉祥:有温度的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2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推出“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王笈

  骆驼担,老虎灶,年夜饭,咖啡馆……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全新推出的“年味大餐”《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日前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西楼一层展厅拉开帷幕。

  此次展览历时半年筹备,拜访了相关饮食文化的专家学者,从“弄堂口额点心”“酒馆里吃大餐”“屋里厢吃夜饭”“茶余饭后”四大板块,将晚清至上世纪80年代的饮食发展变化浓缩在一日三餐中,集中展出承载着百余年上海饮食文化发展的各类文物。

  漫步此间,不仅可以看到鸿运楼等老字号的金字招牌,邵万生、杏花楼、冠生园、梅林等老字号的广告款、菜单和股票等,裘天宝的银茶壶、老大房的包装纸、各种西餐餐具,还可以从老照片和明信片中体会彼时的人们“孵茶馆”、饮咖啡的悠闲辰光。

  展览还展出了80多年前上海人家的经济菜单、辅币缺乏时的各种代价币、代价券,以及上海独创的“半两粮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城市史研究部副研究员陈汉鸿告诉笔者,“半两粮票”是上海人精打细算的体现,“有些人吃不了一两,那不就浪费了吗?所以就吃半两。”

  王笈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