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10125
秋收起义开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不能因缺水停水断水影响农民过春节 吉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云南:建强高标准农田 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使正风肃纪反腐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秋收起义开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 不能因缺水停水断水影响农民过春节
· 吉林: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广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云南:建强高标准农田 保障粮食安全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 使正风肃纪反腐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1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秋收起义开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

本报记者 杨娟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由毛泽东同志所作的《西江月·秋收起义》,短短50字,记载的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重大的战役——秋收起义的光辉历史。

  1927年9月9日,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反动派军事力量过于强大,起义部队兵力薄弱分散,加之群众未能充分动员等原因,进攻长沙的目标未能实现,秋收起义遭遇挫折。

  1927年9月19日,危急关头,在湖南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毛泽东提出: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寻找落脚点。从此,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开启,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开始呈燎原之势。

  

  高高打出共产党人的旗子

  在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前,一座主题为“光辉起点”的雕塑上,有一面“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红色旗帜高高飘扬。这面属于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正是在秋收起义过程中诞生的。

  文家市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文物保护部副部长马海鹰给记者讲述了这面旗帜的故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次起义虽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但仍然使用的是国民党的旗帜。党的八七会议曾明确指出,秋收起义也要使用国民党的旗帜以团结国民党左派。

  8月中旬,毛泽东回长沙调研时,目睹长沙的国民党军队已经站在了反革命的立场上,人民群众对国民党的看法也有了根本改变,因此认为秋收起义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于是,他以湖南省委的名义写信给中央,提出“不能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9月初,毛泽东到达江西萍乡安源,在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决定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对起义部队的番号、旗帜做了统一规定。根据前敌委员会的指示,制作军旗的任务落在了师部参谋何长工、参谋处处长陈树华和副官杨立三身上。

  灯火一夜未熄,3名同志全凭着对革命思想的理解,设计了第一面军旗。第二天一早,他们将设计方案拿到裁缝店缝制,制作出样旗。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事业;旗帜中央缝着一个大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是镰刀和斧头图案,代表工农;靠旗杆处镶有一条10厘米宽的白色布条,上面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番号。整面旗帜的寓意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

  

  一次化危为机的重大决策

  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3个团共5000余人分别从江西修水、安源、铜鼓出发,联合长沙周边部分地区军民群众,计划分南、北、中3个方向会攻长沙城。然而由于敌强我弱,同时缺乏战斗经验,三路部队相继受挫,5000余人的工农革命军锐减到1500余人。

  危难之中,毛泽东组织部队在文家市会师。9月19日晚,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激烈,一直开到凌晨2点。毛泽东说:“现在客观情况变了,我们的原定计划也要变,不变,只能吃大亏……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实行土地革命。”

  9月20日清晨,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上向全师官兵宣布,改变行动方向,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转兵。他还用小石头砸烂大水缸打比喻,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勇气:“我们革命者就好比一个个小石头,敌人就好比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团结紧、打仗勇,小石头一定能砸烂大水缸。最终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文家市转兵,在紧急关头挽救了工农革命军,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点。此后,工农革命军沿罗霄山脉向南挺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转移。

  “先有文家市,后有井冈山,文家市转兵,是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典范。”马海鹰说,沿着实事求是的路子,浏阳老区群众自发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已经开启了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