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10108
蜀宣花牛何以牛气冲天 陕西汉中发布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 智慧农业促转型 上海全力筹备第十届中国花博会 图片新闻 2021年元旦消费市场运行活跃有序 河南着力推进农民工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18家企业陆续开展新冠病毒疫苗产能建设 中国合作经济与普惠金融论坛在京举行 现在很冷恰与全球变暖有关 吉林德惠今年力争农村自来水100%普及
  0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蜀宣花牛何以牛气冲天
· 陕西汉中发布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 广西柳州市鱼峰区 智慧农业促转型
· 上海全力筹备第十届中国花博会
· 图片新闻
· 2021年元旦消费市场运行活跃有序
· 河南着力推进农民工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 18家企业陆续开展新冠病毒疫苗产能建设
· 中国合作经济与普惠金融论坛在京举行
· 现在很冷恰与全球变暖有关
· 吉林德惠今年力争农村自来水100%普及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蜀宣花牛何以牛气冲天

——四川宣汉县牛产业发展观察
张平 唐丰 本报记者 李传君

  “2020年,我们养殖场已出栏1500余头牛,产值4500余万元;2021年,我们将持续优化蜀宣花牛的繁育和养殖,不断做大做强牛产业。”1月4日,在四川省宣汉县大成镇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总经理胡周成对记者说。在这个享有“全国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盛名的养殖场,一排排宽敞明亮的高标准牛舍整齐排列,一头头膘肥体壮的牛儿正津津有味地吃着草料,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

  近年来,宣汉县围绕蜀宣花牛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集聚资源要素,发挥生态优势,整合项目投入,建好牛园区、壮大牛产业、唱响牛经济。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18年和2019年跻身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打造“川牛”名品

  “我们牛场目前有蜀宣花牛1200余头,能繁母牛400余头。你看,我们还建有专门的牛犊保育室。”20世纪90年代从浙江大学研究生毕业的胡周成凭借过硬的学识在北京等地拼搏多年,业有所成。2020年9月,他成为宣汉锦宏蜀宣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谈及来宣创业的缘由,他直言不讳:“我就是看中了‘蜀宣花牛’这个品牌,规模化养殖很有前景。”

  宣汉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张亮介绍,有“中国南方第一牛”美誉的蜀宣花牛,是宣汉县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历经30余年共同培育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六个、黄河以南第一个培育牛新品种。该品种以宣汉黄牛为母本,以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乳用公牛为父本,经横交固定和4个世代的选育、培育而成的乳肉兼用型牛,具有生长发育快、乳肉性能佳、抗逆特性强、耐湿热气候、耐粗饲、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填补了我国南方培育牛品种的空白。

  如今,“蜀宣花牛”获得国家工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宣汉肉牛”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川驰牌”牛肉制品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宣品天下肉牛”被认定为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蜀宣花牛”及其延伸产品已成为“川字号”的金字招牌。

  

  加力技术创新

  走进大成镇瓦窑村,只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牧草长势喜人。每逢开沟、收割季,宣汉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监事长桂刚和他的团队便穿梭于这山野间:“增效栽培、青贮加工、打包收割,有了我们提供的现代农业机械服务,两分钟便可打裹一份800公斤重的牧草。”

  科技助力还体现在宣汉同越牧业有限公司养殖车间内,喂料搅拌、传送运输、撒料投喂、粪污中和等环节在全自动机械化处理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公司负责人王朝富说:“这些现代化设备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率。生物发酵床中和了牛的排泄物,不必时常清理,牛卖了就接着卖牛粪,既环保省事又经济实惠。”

  王朝富介绍,借助喷淋器、防寒帘等先进技术设备,他的蜀宣花牛养殖场能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实时自动调节,以达到养殖环境最优化。

  据了解,宣汉县是四川省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唯一试点县,常年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就研发创新、品种推广、成果转化、种养循环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蜀宣花牛生产技术》被编录入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制定的蜀宣花牛标准(NY/T2828-2015)已在全国范围推广。

  得益于蜀宣花牛科技服务体系,作为全国牛产业强镇的大成镇,2020年新建成标准化适度规模牛场11个。蜀宣花牛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蜀宣花牛繁育场建设及繁殖技术、优质牧草栽培与青贮饲料制作技术、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等一大批科学技术得以推广,持续助力宣汉县养殖场标准化程度走在四川省前列。

  

  带富一方农户

  “我每个月工资2500元,还包吃包住。”大成镇原石柱村1组的脱贫户陈军高兴地说,“现在就近在蜀宣花牛养殖场务工,很方便。牛产业带动大伙儿脱贫致富了,我们都很欢喜。”

  在大成镇,像陈军这样依托蜀宣花牛养殖致富的群众还有很多。瓦窑村2组的张阳将自家4亩土地种植了牧草,并就近提供给宣汉伟兴牧业有限公司,每亩年产量达10吨,年收入1.5万余元。

  大成镇蜀宣花牛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推行“企业+基地+农户”、财政投入资产收益分红、“公司+农户”种养循环收益分红、“合作社+农户”联合种植效益分红等模式,通过村集体分红、土地流转、就业带动、经合组织等方式,带动5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的农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3元。

  “养殖场周边农户种植的牧草、青贮玉米,我们都统一收购,并优先安排土地流转户就近到养殖场务工,给他们合适的工资。”宣汉伟兴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牟达伟介绍,每年在他养殖场务工的农户约有50人次。

  目前,宣汉县牛存栏17.5万头、出栏9.8万头,实现牛产业综合产值32.5亿元,成为四川省农区养牛第一大县、四川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下一步,宣汉县将努力建成四川省现代牛业第一园、全国现代牛业科技引领区及蜀宣花牛种源核心基地,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奋力推动宣汉县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