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美在民间 日期:20201215
浙江建德 满园书香 滋润童心 江苏南京江宁区 “孺子牛”志愿者引领文明好村风 山东高唐 社区里建起文化扶贫之家 《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2020》英文版首发 广西柳州柳北区 “同步课堂”唱响“幸福歌” 新戏老戏聚一台 文化振兴有担当 民间剧团戏韵悠长 服务基层根植沃土 贵州天柱侗戏:薪火相传焕发新活力 文化搭台 民族村谱振兴曲 李新春:鲁山花瓷追梦人
  006版:美在民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浙江建德 满园书香 滋润童心
· 江苏南京江宁区 “孺子牛”志愿者引领文明好村风
· 山东高唐 社区里建起文化扶贫之家
· 《中国扶贫案例故事选编2020》英文版首发
· 广西柳州柳北区 “同步课堂”唱响“幸福歌”
· 新戏老戏聚一台 文化振兴有担当
· 民间剧团戏韵悠长 服务基层根植沃土
· 贵州天柱侗戏:薪火相传焕发新活力
· 文化搭台 民族村谱振兴曲
· 李新春:鲁山花瓷追梦人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2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搭台 民族村谱振兴曲

——山东省临邑县老马家村美丽蝶变
贺莹莹 栾雪 本报记者 王腾飞

  12月3日,记者在山东省临邑县老马家村汝茂院看到,院内寓意邢马联姻、民族融合的歌舞台——栖凤台已建设完成,村文艺队正在排练山东快书《革命烈士马乾修》;借用王羲之《十七帖》中“青李来禽”字意取名,内置邢侗马庭荆把酒言欢等景点和邢侗书法绘画碑刻的“青李小园”正在紧张施工;马庭荆四代为官、勤政爱民的故事题材正在上墙;“灵马小筑”室内民俗、家训、融合、人物等资料正在整理制作。

  临邑县老马家村是回族聚居村,有少数民族群众1600余人。今年以来,该村抓住被认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全省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机遇,结合浓厚的传统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在县、镇两级政府的帮助下,挖掘整理了灵芝马氏六世马庭荆担任永平府通判期间勤政爱民的故事和与明末著名书法家邢侗联姻的故事,以马庭荆字号命名,规划建设了“汝茂院”,取德繁文茂之意。

  “通过整理宣传,使少数民族群众深刻了解各族群众你中有我、携手发展、融合融入、守望相助的历史,进一步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村党支部书记马修齐说,“上级政策好,帮助我们发展经济,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经济发展了文化也不能落后,要充分发扬传统文化和特色民族文化。”

  近年来,老马家村抓住乡村振兴试点村的机遇,按照“党建引领、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文化铸魂”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和文化事业。过去村里以畜牧养殖和清真食品加工为主,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一些小散养殖户面临着转型。2020年,各级扶持资金150余万元对老马家村予以重点扶持。以南接建设中的环城慢游绿廊项目为契机,规划打造了“三区两园”,即传统文化弘扬区、家国情怀展示区、红色实践养成区、特色农业种植观光园和特色蔬菜种植园。

  在老马家村,有一条笔直的主干道,直通隔壁的汉族村毛家村。“以前毛家村和老马家村之间有一条沟,阻挡了两村的交通。毛家村人如想去县城,需要绕远走田间路。”毛家村党支部书记庞传顺说,2016年由老马家村出资修建了这条路,“路修起来了,交流变得多了。中秋节和春节时,两村的秧歌队都会交流表演,村民之间的感情也越发深厚。”目前,用两村土地建设的湖泊“灵芝湖”和文化广场“演武坪”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是周边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老马家村产业发展成功破题,村集体和群众收入明显提高,乡村环境提档升级,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一步弘扬,民族关系更加和谐。”临邑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县民族宗教局局长韩东福说,民族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下足绣花功夫,形成民族村“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脱贫攻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四位一体发展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