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帮我,家里没什么他就会帮我买了拿过来,他已经是我的亲儿子了。我现在太想念他了。”当听到岳敏突然走了的消息时,连队群众布阿西·阿不力孜泣不成声地说道。
今年7月12日,岳敏和妻子遭遇交通意外不幸离世。岳敏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个9岁,一个11岁,从留守儿童变成了孤儿。
“到现在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到现在还忘不了岳敏经常找我聊职工的困难、连队整体脱贫后的发展规划。”一起工作了3年的兵团司法局驻皮山农场九连“访惠聚”工作队队长胡宝华说。
在十四师昆玉市、在皮山农场、在九连的干部职工群众面前,大家都为他的猝然长逝深感痛心。
2010年12月,在武警新疆总队驻和田五支队服役8年期满后,岳敏响应组织号召就地复原,留在了条件艰苦的皮山农场工作。岳敏说:“既然决定留在新疆,那就要做一棵永远扎根大漠的胡杨。”
2014年3月,岳敏从农场党建办去了当时农场出了名的“后进”贫困连队九连担任党支部书记、指导员。当时他就一个想法:“让九连成为最美丽、最富裕、最好的连队。”
九连有558户2158名职工群众,是皮山农场人多事杂的连队之一,支部班子不团结、服务能力差、职工群众诉求难以解决、上访不断等问题凸显,有过部队历练的岳敏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抓班子、带队伍,通过一系列措施,九连“两委”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2018年,岳敏将每周一定为职工群众接待日,无论职工大事小事来找他,他都接待解决,小到帮助别人购买水、电、天然气,大到解决重大债务纠纷,每一件事他都当自己的事情办。连队上访事件从2013年的28起,变为当年的“零上访”。
在岳敏的带领下,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九连就摘掉了扣在头上多年“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并获得了各项荣誉。
“团场改革事关每一个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个职工群众满意。”这是岳敏曾经在连队改革会上说得最多的话。
皮山农场九连属于人多地少的连队,在土地确权时多数职工的土地面积不够,职工对团场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不理解,觉得土地一直是自己在种植,不愿意把自己的土地退出来,连队的土地确权工作很难推进。岳敏带着“两委”成员尼扎木丁·阿不力克木持续两个月吃住在连队,晚上两个人研究“四清”材料,白天就到职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挨个讲政策、做思想工作。
九连职工达吾提·阿吾提家有50亩土地,土地确权工作一开始,由于他不理解兵团的政策,不愿意退出多的土地。岳敏就分析他的家庭及亲朋好友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达吾提·阿吾提的思想工作,也让他的亲戚朋友一起帮助劝说,最终达吾提·阿吾提明白了这不是自己家的事情,事关整个连队,自己要以大局为重,自愿退出多的土地。
皮山农场是兵团四个深度贫困团场之一,九连更是重度贫困连队,如何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成了岳敏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2019年9月,岳敏带领230名职工群众外出务工,同时鼓励有劳动技能的职工群众在皮山县、农场其他连队的建筑工地上积极参与务工,还鼓励职工群众去巴州和静县工业园务工。岳敏也经常去看望在各园区上班的职工群众。
九连职工买买提·依提说:“我的儿子在第十四师昆玉市职业学校厨师专业毕业后,岳书记通过朋友把我儿子介绍到墨玉县的音乐餐厅,现在一个月有5000元的收入。”
2019年,九连组织400余人外出务工,增收320万元。
为了鼓励先进,2018年、2019年岳敏连续组织召开“致富表彰”大会和致富“十星”表彰大会,鼓舞了全连职工群众的致富积极性。
“现在的九连,广大职工群众比学赶帮超,比的是谁挣钱多,谁孩子学习好,谁生活更幸福。”九连职工图妮莎罕·麦迪吐尔逊说。
为做好红枣提质增效工作,岳敏邀请塔里木大学教授在连队建立示范园,按照标准,将1336亩红枣地纳入提质增效范围,达标的每亩地补助950元。
为让职工群众在外工作踏实顺心,连队党支部还成立了农业帮扶小组,帮助他们管理果树。今年4月初,九连成立了皮山农场九连玖牧园养殖合作社和皮山农场九连玖牧泉农业灌溉服务合作社,快速走上合作社经营之路,职工群众抱团增收效果更明显。
以前的九连环境脏乱差;而现在的九连,红色房屋鳞次栉比、干净整齐,柏油路直通职工群众家门口,面貌焕然一新。
“美丽九连是我家,九连不比城里差”“环境整治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一进九连,这两块文化牌格外引人注目,这些标语都是出自岳敏之口,也是他生前常对职工群众讲的话。
傍晚的九连,孩子们在新建的操场上嬉戏,几个职工在家门口聊着家常,家家户户门口栽种着花草。
“以前到处都是沙土路,自己住的房子和羊圈挨着,夏天最难过;现在不一样了,家家有围墙,都是水泥地,扫干净,洒上水后,一整天干干净净的,看上去就舒心。这要感谢岳书记,是在他的带领下才有今天的美丽家园。”九连职工布萨尼·艾则孜感慨地说道。
“岳敏走在哪里都是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他倾尽一生践诺了党的宗旨、书写了对党的忠诚。”师市党委常委,皮山农场党委书记、政委闫志顺说道。
岳敏就像一棵屹立在九连的胡杨,他永远活在兵团职工群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