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美在民间 日期:20201207
广西资源 秋冬菊花黄 朵朵富村民 贵州从江 苗侗同胞欢度芦笙节 发现中医药非遗之美 “昆大丽”旅游线有了新玩法 “献出一份爱心 托起一片希望”体育助学活动在四川南充市举办 山东利津县陈庄镇 文化盛宴醉乡亲 贵州绥阳:苗绣技艺绣出一片新天地 村歌村戏记录幸福时光 涟水“花喜鹊”飞进首都大舞台 山东鱼台:群众“点单”看大戏 村歌唱出江山“好声音”
  006版:美在民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广西资源 秋冬菊花黄 朵朵富村民
· 贵州从江 苗侗同胞欢度芦笙节
· 发现中医药非遗之美 “昆大丽”旅游线有了新玩法
· “献出一份爱心 托起一片希望”体育助学活动在四川南充市举办
· 山东利津县陈庄镇 文化盛宴醉乡亲
· 贵州绥阳:苗绣技艺绣出一片新天地
· 村歌村戏记录幸福时光
· 涟水“花喜鹊”飞进首都大舞台
· 山东鱼台:群众“点单”看大戏
· 村歌唱出江山“好声音”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展演——

涟水“花喜鹊”飞进首都大舞台

李卫兵

  11月24日、25日,江苏省涟水县淮剧团创排的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来了花喜鹊》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两场。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高超精湛的表演技艺,令现场观众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日前,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国务院扶贫办共同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在京开幕。此次展演集中展示全国艺术院团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风貌,用优秀创作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旨在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村里来了花喜鹊》是全国12台大戏中唯一代表江苏省参演的剧目。“我们的‘村官三部曲’已经两次登上首都大舞台。”团长翟永军一脸兴奋:“从乡村来、演百姓事,这条路走对了!”

  《村里来了花喜鹊》讲了一个文化脱贫的故事:干了25年临时工的文化站“代副站长”花喜鹊返乡扶贫,挖掘“淮海锣鼓”、保护百年村落、建农家戏台、开辟乡土旅游,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家乡百姓走上了致富路。国家一级演员、“花喜鹊”的扮演者许晴说:“我们下基层演出,最了解基层文化战线同行的酸甜苦辣。小剧种演小人物,不但农民爱看,城里人也喜欢!”

  《村里来了花喜鹊》和之前创作的《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一道,构成了“村官三部曲”。故事从大学生村官讲到留守村官,再讲到扶贫村官,叫好又叫座。苏北农村十多年的进步与变迁登上涟水县淮剧团的舞台,被业内誉为淮剧艺术的“涟水现象”。

  近几年,涟水县深耕文化土壤,不仅建起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曲艺馆等一批重点公共文化场馆,还扎实开展“中国曲艺之乡”创建活动,令淮海戏、淮海琴书、淮海锣鼓等民间艺术重又焕发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涟水淮剧团打造一批精品力作,每年惠民演出达120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