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农民教育培训优秀学员特辑 日期:20201204
唐飞:赤子丹心济贫弱 王振:让果树成为百姓的“摇钱树” 欧阳斌:创新机制真脱贫 史锦歆:草原上绽放的向阳花 焦建鹏:返乡路,致富路 黄喜凤:种粮创出致富路 杨林:用知识帮群众摆脱贫困 王润沛:勤劳为民 授人以渔
  008版:农民教育培训优秀学员特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唐飞:赤子丹心济贫弱
· 王振:让果树成为百姓的“摇钱树”
· 欧阳斌:创新机制真脱贫
· 史锦歆:草原上绽放的向阳花
· 焦建鹏:返乡路,致富路
· 黄喜凤:种粮创出致富路
· 杨林:用知识帮群众摆脱贫困
· 王润沛:勤劳为民 授人以渔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欧阳斌:创新机制真脱贫

本报记者 颜旭

  这天是尚禾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工资的日子,贫困户林中华、龚神娇夫妇领到了1万元的工钱。

  这样的收入,是这对夫妇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他们是湖北省荆门市监利县尺八镇老江河村的贫困户,老父亲瘫痪在床、一双儿女需要照顾,两口子就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常常入不敷出。今年,尚禾农业对他们实行就业帮扶,两口子每个月都有工资收入,孩子上学的钱不用再借了,生活有了很大改观。日子越过越好,夫妇俩干劲也越来越足。这不,两口子吃完饭就赶到大棚给草莓盖膜。

  他们能有今天的生活,要得益于合作社理事长欧阳斌2017年创建的“3371”扶贫模式,即投资300万元,确保贫困户每年每户收入3万元,通过种植、养殖、就业、金融、技能、教育、公益7种方式重点帮扶100户贫困户按期脱贫。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初,欧阳斌就着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网格经营模式,有效搭建了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连心桥和利益链。从打造“六统一”服务方式入手,让贫困户轻松种田,收益颇丰。去年,他又利用监利县粮食种植面积大的优势,实施“135”助农增收计划,即一亩田,三次收入(种一亩再生稻一季收入1600元,二季收入1800元,三季稻田养鸭收入1200元,鸭子吃虫除草、鸭粪肥田,可节约农药、化肥投入成本400元),每亩年收入近5000元。服务范围由两个乡镇延伸到5个,服务农田面积6.8万亩。目前已帮扶21个村217户贫困户1015人按期脱贫。

  欧阳斌还时常慷慨解囊,济困扶危。胡福安是尺八镇毛河村三组的村民,他和儿子两人过去住在一间20平方米不到的危房里,辛苦度日。2016年,欧阳斌出资6万多元,给他盖了一座120多平方米的平房,还给他儿子找了工作,每月收入近2000元。他深知教育改变命运的道理,每年针对贫困学生开展教育扶贫,每年帮扶贫困学生10名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