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设数字乡村,是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引领作用,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数字鸿沟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拓展网络扶贫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印发实施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政策协同,组织开展试点,督促工作落实。各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成效逐步显现,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乡村建设要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数字乡村建设涉及到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智慧农业、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中央网信办将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加强规划布局,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支持数字乡村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融入“十四五”信息化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等规划中,推进网络扶贫与数字乡村有效衔接。二是强化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编制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强化标准引领,集约建设数字乡村,推进已有涉农信息资源的共享开放、整合运用。三是注重典型引路,探索有益经验。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和信息化发展规律,有序开展试点实践和示范推广工作,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探索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做法经验。四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安全发展。做好整体设计,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步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积极防范和化解风险。五是做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