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记者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万和镇富强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门前看到,一辆大货车正在装载香菇快递包裹。“通过拼多多电商助力湖北农产品疫后突围的平台,周边电商创业者都可以到合作社来集中发货,能拿到快递最低价,当天即可运到武汉集散地,几天后,这些香菇将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合作社理事长曹亮介绍。
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曹亮的妹妹曹方、妹夫吴帅不得不留在老家,此前他们在北京的批发市场做香菇生意。受疫情影响,外贸出口受阻,随县香菇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同程度的面临着积压滞销、价格下滑等困难,亟待尽快拓展国内的消费市场,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
随县被评定为疫情低风险地区后,当地政府第一时间开辟绿色通道,帮助菇农、合作社、香菇企业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有序复工,针对春栽香菇有所减少现状,实行“春栽损失秋栽补”。
当时,一边是暂不确定何时开放的实体批发市场,一边是长期合作农民的香菇滞销。三个年轻人一合计,发现老家随县在2019年已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国家级综合示范试点县,在当地乡镇,通过与物流公司合作,3公斤以内的大宗快递包裹费用,基本能拿到跟北京一样的价格。三人决定就留在家乡“买全国、卖全国”,专业从事香菇方面的电子商务创业。
吴帅、曹方夫妻发力拼多多的零售拼团,上线不久,由于有之前积累的运营基础和熟客资源,加上电商平台倾斜湖北的流量,很快就做到了日销4000单左右。
吴帅做管理,把家里改成了香菇包装车间,指挥十多名工人忙着分拣、称重、装袋、打包。曹方在店铺里直播。“由于单量增长快,舍不得下播,最长的一次,连续直播了16个小时”,曹方介绍说,3月中旬复工复产以来,平均每月销售香菇10万单左右,截至8月底已在网上卖出大约60万斤香菇,本地供货不足,还会在河南、河北、东北等地收购。
曹亮则和父亲一起抓好合作社生产、原材料收购,筛选质量稳定的香菇等农产品,同时也开了拼多多店铺,但和妹妹不同,他侧重的是多多批发,主要做大宗客户,针对单位食堂、餐饮业主等。
几位年轻创业者坦言,以前不知道货物最终卖给了谁,现在有了电商平台提供的各种消费者数据,合作社可以及时更新品种,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从物流、耗材到人工,拼多多的“规模效应”大幅降低了从实体转型到电商的平均成本,售后服务好,回复快,流量及经营模式能吸引到客户。
吴帅、曹亮兄妹在拼多多上把随县香菇卖成爆品之后,引起了当地团委、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及附近乡镇年轻人的关注,纷纷登门拜访取经,邀请他们去农村电商培训班上讲课,当地一下子涌现了15家随县香菇的拼多多商家。吴帅决定继续在家乡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仓库,“新仓库建好后,将扩大销售万和镇其他特色农产品,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吴帅说。
发展电商,人才先行。随县副县长陈新介绍,随县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通过大力实施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开展送课下乡,培训新农人代表,举办十佳网销能手评选等活动,将网络销售与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相结合,目前,随县已建成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200余个,贫困村全覆盖,电子商务已成为随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