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专题 日期:20200925
重统筹 建体系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在行动 福建:“六化”引领 提升建设水平 浙江:注重融合 打出一批“牌子” 生态打底 安溪铁观音飘香海外 管创并举 大荔冬枣全面发展 品牌扶贫 武当道茶形神皆美 科技引领 汝阳红薯提质增效 保种兴业 内江猪蹄疾步稳 综合种养 三江稻田鲤鱼“跃龙门” 带标入市 关岭牛“牛起来”
  006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重统筹 建体系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在行动
· 福建:“六化”引领 提升建设水平
· 浙江:注重融合 打出一批“牌子”
· 生态打底 安溪铁观音飘香海外
· 管创并举 大荔冬枣全面发展
· 品牌扶贫 武当道茶形神皆美
· 科技引领 汝阳红薯提质增效
· 保种兴业 内江猪蹄疾步稳
· 综合种养 三江稻田鲤鱼“跃龙门”
· 带标入市 关岭牛“牛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9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品牌扶贫 武当道茶形神皆美

湖北省十堰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武当道茶,产自道教圣地、中国茶叶主要发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湖北省十堰市。国内茶叶知名专家认为,武当道茶具有“形美、香高、味醇、有机茶”的内在品质,同时具有“养心、养生、养性、长寿茶”的文化特质。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第一文化名茶”“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50余个称号。

  武当道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实施以来,紧扣增收和扶贫这两个目标,不断提升地标功能。2019年新建标准化示范茶园4.2万亩,全市茶园面积达84.2万亩,产量1.55万吨,综合产值75亿元。武当道茶地标品牌开发带动农民增收、产业扶贫效益明显,全市有60万人从事茶产业生产,主产区三个县农民收入的68%来自于茶产业,茶叶产业位居十堰市特色产业之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十堰市创新举措,亮点突出。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和管理农业,责任目标实行清单式承诺制,资金使用实行绩效考核制,项目验收实行综合评分制;扎实开展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在前几年实行高毒高残留农药划区域、定点、实名制购买基础上,提出了茶叶生产禁用化学农药,全园提倡使用生物肥料等制度。2019年部、省、市抽检十堰市茶叶样品150个,合格率100%;打破过去单一宣传产品质量的概念,重点宣传推介武当道茶人文历史、道家文化、传统记忆、品质特色,并参与社会各种活动,宣传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实例,切实打通“道—旅—茶”销售渠道。

  湖北省十堰市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供稿

  本版文图由 黄慧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