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00819
八月乡遇 七夕漫笔 葡萄熟了 水乡的鸭群 儿歌二首 秋来玉米香 草原牧歌 丝瓜沿上瓦墙生 风光的二茂
  007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八月乡遇
· 七夕漫笔
· 葡萄熟了
· 水乡的鸭群
· 儿歌二首
· 秋来玉米香
· 草原牧歌
· 丝瓜沿上瓦墙生
· 风光的二茂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8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水乡的鸭群

祁尚书

  清晨的太阳跳出东方地平线,万物沐浴着柔和的光。

  鸭棚的门开了,鸭子出来了,三十岁出头的女人手提笆斗,走进鸭棚,逐一拾取长圆形的浅绿色或白色的鸭蛋。她鸭蛋形的脸上漾起春风般的笑容。

  鸭群走在大路上,呱呱呱的叫声响亮而悠长,给水乡的村庄注入无限的活力。

  走在最前头的几只公鸭,是鸭群的领班。它们身子硕大,羽毛深绿,油光闪亮。它们身后的众多母鸭,体形瘦长,栗褐色的羽毛中杂有黑褐色斑点,俗称麻鸭。

  走在鸭群后面的三十多岁的放鸭男子,手拿细长的竹竿,竹梢和一根尺把长的绳子,绳子扣一束草把子,这叫鸭鞭,他身后插一把细木柄的鸭铲,铲口锃亮。

  鸭群来到河边,步履蹒跚地走下河坡,展开翅膀,扑向河水的怀抱。碧波荡漾的水面,几棵睡莲的马蹄形的青叶,随波浮动。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小花闪闪烁烁。水上的紫萍星星点点,飘忽不定。清清的水养育了数不尽的水草,养育了数不尽的鱼、虾、螺、蚬……水生动植物为鸭子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这是水乡鸭蛋品质上乘的主要原因。

  放鸭人最怕炎热的夏天,鱼儿一样自由的鸭子游弋在凉爽的水里,体味不到主人的苦处。放鸭人头上有太阳烈焰的炙烤,脚下有地面暑气的熏蒸。不过,岸边多葱郁的柳树,茂密的芦苇。放鸭人有时站在树荫苇阴下,享受淡淡的清凉。

  在水里捕食两小时左右,放鸭人便将鸭群赶到岸上,让鸭子休息,也让自己放松。这当儿,鸭子惬意极了:有的用又扁又长的喙梳理羽毛,有的眯缝着眼趴在地上,有的头插在翅膀下睡觉……

  放鸭人平展展躺在草地稍高的一隅,伸腿舒臂,身体像一个“大”字。他面朝蔚蓝的天空。朵朵飘动的白云,引发他的遐想;阵阵清爽的微风撩拨他的情愫;明媚灿烂的阳光催熟他的美梦。

  月上柳梢没你影,

  躺在妻旁几翻腾。

  ……

  悠悠的曲调在空旷的野外飘荡、回旋。凑巧走来一个割牛草的少妇,放鸭人就搭讪:“二嫂,一个人割草怪孤单的,坐下歇歇吧。”他嘴角露出讨好的笑。她连忙抢白:“进门叫嫂子,没话找话说。你婆娘一个人在秧田施肥,不也孤单吗?”说着,背着草篮子走开了。

  太阳接近头顶,鸭子饱了,放鸭人饿了。他用鸭铲铲几块土,甩到鸭群的后面,水面随即溅起洁白的浪花。母鸭跟在公鸭的身后,蹒跚上岸。它们的嗉子鼓鼓的,微微下垂,轻轻晃动。摇摇摆摆的鸭子,尽兴而归。

  睡过晌午觉,放鸭人又赶鸭子到河荡沟塘觅食。红日西坠,鸭群披着瑰丽的晚霞,心满意足地徜徉在返回的路上。

  而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养鸭的规模显著扩大。过去的二三百只的鸭群变为现在的二三千只的鸭群,过去的到野外放养变为现在的饲养场喂养。放养鸭子的蛋膘水足,蛋黄如透明的红玛瑙;而饲养场喂养鸭子的蛋膘水差,蛋黄呈浅黄色……

  失去放养鸭群的水乡失去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值得庆幸的是,广袤的水乡还有一家一户散放的鸭子。左邻右舍的鸭子自行聚合,十多只一伙,二三十只一趟,早出晚归,游弋觅食。这是水乡微型的散养鸭群。这种鸭子的蛋和肉的口味与放养的鸭子一样淳厚。不过,鸭蛋和鸭子主要供家里吃,农家极少拿到集市卖。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