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00818
现身说法接地气 取长补短增活力 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构建营销新格局 图片新闻 制度规范谋长远 专业提升促发展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室外临时场馆搭建完成 河北临西:麦秸变成宝,禁烧不再难 洋宇农业:精准计算实现粪污“零排放” 江孜藏红花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现身说法接地气 取长补短增活力
· 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构建营销新格局
· 图片新闻
· 制度规范谋长远 专业提升促发展
·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室外临时场馆搭建完成
· 河北临西:麦秸变成宝,禁烧不再难
· 洋宇农业:精准计算实现粪污“零排放”
· 江孜藏红花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8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洋宇农业:精准计算实现粪污“零排放”

本报记者 李文博

  年上市13万头商品猪,栏存能繁母猪6500多头,养殖体量大;上万亩的蔬菜、桃梨果园和稻麦田,种植体量也大。坐落在江苏泰兴市的江苏洋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省农科院智囊团的支持下,巧妙利用田间的“绿色循环”,实现了空间、土地、废弃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按照我们的生猪养殖规模来计算,企业每天至少要产生360吨粪污。”洋宇公司总经理唐红新介绍,曾经粪污处理的“土办法”就是经初级沉淀后直接排到河里,但这样做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不良的卫生条件还会影响猪群健康。

  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利,在运营过程中,唐红新想的是如何让洋宇能够更长远发展。他多方打听之后,专门到农科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请教养殖产业资源利用的良方。

  “在实地调研之后,我们认为可以在洋宇公司的生猪与果蔬粮田之间搭一座‘绿色桥梁’,把养殖产生废弃物与种植所需养分进行计算,构建一个合理方案,让种养实现绿色循环。”江苏省农科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盛婧说。

  在循环农业研究中心的帮助下,洋宇公司投资建设了沼气发酵池和一座年产1.2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针对每天300吨沼液的农田消纳难题,盛婧所在团队根据种植制度、土壤养分和农田面积制定了沼液还田管理计划以及所需配套的还田设施装备。

  生猪养殖产生的粪污进入沼气罐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全额满足自用之外,还有余量上网;沼渣用于生产有机肥,为果蔬、苗木、良田持续提供优质肥料;沼液经13公里的地下管道输运,灌溉到果蔬地、苗木种植基地及粮田。团队还为梨园“量身定制”沼液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技术,可节约化肥60%以上。

  精确计算和种养配比,洋宇公司实现了粪污的“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