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渔业渔政 日期:20200815
浙江玉环 渔技人员指导养殖户灾后自救 安徽怀宁严打非法捕捞 确保落实长江流域“禁渔令” 图片新闻 湖北完善退捕渔民生计保障政策 确保“转得出、稳得住、能小康” 三都澳:海上养殖告别“无序” “中国海鲜之都”花落威海 图片新闻 为海龟撑起“保护伞”
  006版:渔业渔政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浙江玉环 渔技人员指导养殖户灾后自救
· 安徽怀宁严打非法捕捞 确保落实长江流域“禁渔令”
· 图片新闻
· 湖北完善退捕渔民生计保障政策 确保“转得出、稳得住、能小康”
· 三都澳:海上养殖告别“无序”
· “中国海鲜之都”花落威海
· 图片新闻
· 为海龟撑起“保护伞”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8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海鲜之都”花落威海

唐敏

  近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印发了《关于授予山东省威海市“中国海鲜之都”称号的决定》(中水协〔2020〕15号),将“中国海鲜之都”荣誉称号授予威海市。这是威海市继“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参之都”“中国海带之都(荣成)”“中国牡蛎之乡(乳山)”等海洋渔业荣誉称号之后所获的又一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7月15日~16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专家以视频会议与现场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威海市进行了“中国海鲜之都”评审,相关专家通过现场考察、审阅材料、听取汇报,全面了解了威海市海鲜产业发展情况,一致认为,威海市高度重视水产行业发展,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行业规模全国领先,产品享誉中外,符合“中国特色水产品之乡”的评审条件和要求,同意将“中国海鲜之都”称号授予威海市。

  威海市地处北纬37度,山东半岛最东端,山海相依,物华天宝,是世界宜居城市;海岸线长986公里,约占全国的6%,近岸海域11449平方公里,其中符合一二类水质标准的超过99%。根据原国家海洋局监测结果,威海市近海养殖区是全国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刺参、牡蛎、海带、鱿鱼、鲍鱼、贝类、对虾及各种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2019年,全市水产品产量269.8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227.7亿元,海鲜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藻类养殖基地和海洋食品生产基地,被授予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等称号。依托天然的资源禀赋,结合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出台的《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海洋渔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市海洋渔业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为威海市打造“中国海鲜之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下一步,威海市将依托“中国海鲜之都”荣誉称号,重点打造“威海海鲜”区域公用品牌,通过深入挖掘威海海洋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内涵,将文化元素有效融入“威海海鲜”品牌,进一步提升“威海海鲜”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