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5版:版名:乡村治理 日期:20200723
顺民意打通乡村治理堵点 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 化解矛盾纠纷 黟县有“妙招” 正负两清单激励党群共担当 建好“积分小超市” 打造“党建大舞台” 智慧平台为“三资”管理赋能 图片新闻
  005版:乡村治理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顺民意打通乡村治理堵点
· 用好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
· 化解矛盾纠纷 黟县有“妙招”
· 正负两清单激励党群共担当
· 建好“积分小超市” 打造“党建大舞台”
· 智慧平台为“三资”管理赋能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7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顺民意打通乡村治理堵点

——山东胶州市里岔镇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解析
孔浩 本报记者 郝凌峰

  

  

  顺民意打通乡村治理堵点

  

  “党建+纪委+审计”联合工作组对杨家庄村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反馈和约谈。 资料图

  “咱们里岔这个群众工作办公室真不错,群众有难事有地方说,有建议有地方听,这才是真正的群众当家做主的感觉。”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里岔镇谭家一村村民宋大爷对记者说。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当前农村工作也迎来了新任务、新挑战、新要求。里岔镇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凡事听群众意见,凝聚民心、民智、民力,用心、用情、用行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打通了基层治理、基层服务的堵点、痛点。

  

  去民怨:一件“烦心事”,引发流程“大整合”

  不久前,镇群众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王超在接待一位信访群众时,遇到了一件尴尬事。信访群众抱怨说:“你们不用说别的,就你们镇上部门都答复我好几个版本了,虽然大意不差,但是我到底以哪个为准?”王超只好耐心地跟他解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部门答复”“为什么答复时限不同”。

  进入互联网时代,群众表达诉求的方式日趋多样化,有可能会通过打电话、上网、写信等多种方式反映,而每种方式对应的受理部门不同、办理方式不同、答复内容角度不同,所以易引发信访人的不满和误会,也会影响办结效率。

  既然多口发声容易产生误会,那就把“口”扎到一块,一“口”对外!为此,里岔镇坚持社会治理的问题导向,将综治、信访、“365”民生热线等职能融合,统一由群众工作办公室办理,实现群众来访、来信、来电、上网投诉的整合集中、一口受理,做到“一口进、一口办、一口出”,既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又避免了资源浪费。

  群众工作办公室选出群众工作能力突出的老社区书记来担任主任,挑选12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作为成员。12名成员分别来自不同的社区,并且担任社区的综合治理网格长,督办各自辖区内的转办事项。与此同时,各个成员还负责统筹管理各自社区的治安协管员,依托治安协管员的信息触角,及时掌握村庄矛盾隐患,最大限度地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

  在整合问题反映渠道、回应民怨上取得成绩后,里岔镇继而瞄准基层治理的另外两个问题。针对群众比较关切的村级财务问题,推出“纪委+党建+审计”的工作模式,成立镇级审计所,建立起5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审计发现问题后,纪委提前介入抓早抓小,党建办把审计结果与干部任用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村级财务运转的规范化程度。

  针对社区层级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实施“社区+警区”的工作模式。每个社区配备社区书记1名、驻点人员4名、协警3名,形成“1+4+3”的驻点人员配置,推动工作关口前置到社区,治理重心下沉到一线。同时明确警区警长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参与社区日常工作,社区驻点人员则配合警区开展巡逻防控,实现了“双提升双促进”。

  由“去民怨”引发的3项工作的资源大整合,形成了支撑全镇社会治理的“三个加法”,加出了成效,减掉了民怨。里岔镇也被农业农村部、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评选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集民智:一棵“摇钱树”,引发街道“千层绿”

  “您觉得咱这条商业街种什么树好?”

  “俺也说不上来,能给种上摇钱树就好了!”

  里岔镇机关干部杨坤正在走访商业街住户,征求大家对绿化苗木的意愿。

  里岔镇有3条商业街,由于全镇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之近年来主要财力用于打造“环、水、路、医、教、养”六大民生体系,所以一直没有对3条商业街进行提档改造。3条商业街无论是硬化、绿化还是亮化,都还是老旧状态。为了扮靓青岛“西大门”,擦亮胶州“西窗口”,改善全镇商住环境,里岔镇筹资对3条商业街进行提档升级,改造规划中涉及绿化面积3.75万平方米。设计方在兼顾投入成本、整体效果以及后期维护的基础上,给予了种植苗木品类的建议,其中乔木品种建议使用“龙爪槐”。

  里岔镇给设计方的建议打了一个问号。他们认为,商业街绿化不同于道路绿化,沿街商户、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维护方。群众是否认可、商户是否喜欢,决定了这件好事是否能够办到群众心坎里,也决定了群众能不能用心地爱护、维护,让绿化成果得到延续。

  为此,里岔镇研究印发了《致沿街商户的一封信》,要求全镇机关干部分头入户,介绍商业街提升打造规划,征求业户在改造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有了开头那一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里岔镇迅速以“摇钱树”为目标,寻找合适树种,最终锁定在元宝枫。由于该树造型美观,且隐含寓意更好,因此得到广大业户的一致认可和喜爱。业户们在种植过程中还主动参与,种植完成后更是悉心爱护。如今,走在绿化后的商业街上,满眼新绿、花草成廊、焕然一新。

  在“摇钱树”树种选择的启发下,里岔镇每次实施民生工作前,都坚持把群众立场作为工作立场,听群众意见,让群众决策,近年来群众满意度测评持续处于胶州市领先位次。

  

  聚民力:一枚“小勋章”,引发民心“大起底”

  “下面发放的是‘二星级’勋章,请郑媛媛、高绪义、高绪和……上台领奖。”前不久,里岔镇安家沟社区举行战“疫”勋章发放仪式。

  里岔镇地处四市交界处,辖101个村,共计103家企业。在疫情防控时期,该镇面临着“两多两少”的局面,即需要设置的卡口多、需要排查的信息多,却面临工作力量少、防疫物资少的问题。如何高效有序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当时摆在里岔镇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必须动员群众,引导全民战“疫”!做出这个决策后,里岔镇没有简单地下发通知动员号召,而是成立了12个调研小组,针对“如何能让村民都动起来”进行为期两天的集中调研。每个小组由一名领导干部带队,深入12个社区,进村庄、到卡口,结合入户摸排信息走访群众,最终明确了群众参与的两大要素:首先要有一个载体,解决群众干什么的问题;其次要有一个激励,解决群众干好了怎么办的问题。

  通过充分研究,里岔镇印发了《关于在全体村民中开展“守卫家园、防疫有我”战“疫”之星评选活动的通知》,列出群众可参与的7项具体工作,每完成一项可领取一枚“红星”留念。各个村子在显眼位置设立战“疫”先锋榜,每天公示群众得星情况。同时设计打造战“疫”勋章奖牌,分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逐级进行兑换。

  战“疫”勋章的发放,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荣誉感、存在感。第一批勋章发放后,大家争相走上街头、站到卡口。截至5月初,全镇共发放一星级勋章4918枚、二星级勋章454枚、三星级勋章248枚。你执勤来我送饭的“夫妻档”,你捐口罩我巡逻的“父子兵”……构建起群防群治的“钢铁长城”。

  “一枚‘小勋章’引发的民心‘大起底’让我们意识到,能不能有效地动员群众、团结群众,既是对基层组织力的体检,更是对基层作风的考验。只有养成与群众同担当、共进退的工作习惯,才能充分挖掘群众力量,从而在推进工作中占得先机。”里岔镇党委书记刘京明总结道。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