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过去洪水泛滥、风沙扑面的江心小岛,变成了栽有几百种荷花和睡莲的世界荷花博览园。原本苦不堪言的岛上居民,住上了好房子,并坐拥4A级风景区为“私家花园”……
一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农耕地,因处于新旧城区簇拥的特殊位置,变成了最大的城市中央绿地公园,成了农耕文化的都市展示平台和海绵城市的生动展示区……
一座被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自然风光名山,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重新焕发出旅游胜地的熠熠光彩,当地居民生活也随之发生彻底改变……
随着“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走进遂宁、德阳和广安,记者目睹了四川省各地政府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取得的显著成效。
因涪江流域梯度开发,在遂宁市新老城区之间形成了14.8平方公里的观音湖,湖中坐落着3个自然岛屿,圣莲岛是其中之一。“圣莲岛原名猫儿洲,岛上原有2800多名居民,归属猫儿村,经过整体改造、治理和开发后,这里改为圣莲岛社区居委会。”居委会主任周兵说。
周兵说,过去晴天风沙扑面,雨天泽国洼地,一些小厂和养殖大户、农家乐对环境破坏严重。2014年起,遂宁市总投资7亿余元对圣莲岛进行生态治理。以“世界荷花博览园”为主题,打造“让心灵度假”的城市生态空间。全岛绿地率37.9%,绿化覆盖率60%以上。
“现在我们再也不怕被水淹了!”周兵说,现在岛上的高度基本与城区持平,甚至有的地方还高于城区。是怎么做到的?当初,利用建设下穿隧道、观音湖放水空库的时机,社区居委会全面推进了河道清淤治理,并利用清理的土方和淤泥,对圣莲岛原有的荒滩化进行生态修复。
2009年,政府在岛上建设了防洪堤,但如今看不到防洪堤。那是因为对防洪堤进行了覆土植绿,柔化处理,并建设了亲水平台。同时,对堤外自然浅滩进行了湿地打造,引进荷花和睡莲,并搭配其他水生植物,实现了“回归自然”与“以人为本”的有机结合。
圣莲岛也推行了海绵化改造,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目的。目前,整岛年雨水径流量控制率达到80%,年雨水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45%。岛上还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可达3000吨,处理后可达到Ⅰ类A标。
“现在环境好了,不仅有了社保,我还竞拍了一个商亭,来玩的人多,生意好做,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岛上居民王大姐说。近年来,政府以荷为媒,相继举办了第31届全国荷花展览、遂宁观音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节会,年游客近300万人次。
在德阳老城区与南湖新城之间,有一块3920亩的农田。清代初年,“湖广填川”的移民到了这里,见垂柳依依,便“插柳圈地”,适逢天旱,遂筑堰截流引水灌溉,并称之为“柳梢堰”。于是,这个具有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的名字诞生了。如今,这里是柳梢堰湿地公园。
柳梢堰湿地公园包括绵远河东西两岸,总投资为3.15亿元。公园集生态、文化、科普、休憩、娱乐、观光、健身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德阳市最大的城市中央绿地公园,规划有休闲农庄、林盘民宿、标准体育比赛场地等配套设施。
据介绍,公园在设计上除保留原有农业生产外,还融入全新功能。以“月上柳梢、悦动旌城”作为设计主题,以现有资源如绵远河水、自然农田等为依托,打造浪漫诗意、自然生态的公园氛围,引入各类文化活动,带动公园活力,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集结地。
公园水源有三处:一是从西北角引入绵远河水,在园中形成映月湖;二是从东北角40支渠引水进入农田灌溉;三是场地中雨水全部收集不外排,统一汇入每个场地中的景观蓄水池。公园内所有水体最终汇聚到映月湖,在这里净化成Ⅲ类水质后,多余水体会排入绵远河。
集中展示生态净化技术措施的景点是草溪。从农田中溢出的水体,大部分通过卵石和植物过滤净化后继续排放到公园映月湖中,因此这里最能体现海绵城市理念。农田排放的水体中含有大量氮磷钾,合理利用会使土地肥沃,野花野草茁壮生长,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映月湖成了“公园心脏”。“春夏季节,各色花卉绽放,湖中拱桥凌波;每当夜晚来临,月影映衬,浪漫惬意。在这个浪漫的月湖春晓片区,我们还可以举办草坪婚礼,让新人在浪漫花海畅游,让市民在喧嚣与繁华中,体验安静纯粹的滨水生态。”一位公园管理人员说。
“现在环境好多了,如果能恢复到1958年前的水平,就太好了!”华蓥市天池镇华光社区年近八旬的罗仕银说。因各种原因,华蓥山天池湖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得以实施。
“我们依法关闭了污染型企业,并建成日处理能力1500吨以上的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管网铺设到环湖5000余户人家。同时,我们对环湖白色垃圾进行了大清理。”天池镇镇长黄鹏飞说。
2018年起,环湖海拔473-485米约5000余亩区域得以生态修复,共栽植芦苇、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水杉、银杏、红枫、紫薇、杜鹃等植物品种21个,113.5万株(丛)。目前天池湖水质除了两项指标为二级外,其余指标全部达到一级。
华蓥山曾是四川重要的矿业基地,过量地开采给当地生态环境留下了千疮百孔。同样作为华蓥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子项目的高顶山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则以矿山文化为依托,打造为高顶山矿山公园,并即将开园。
该项目仅在矿山核心区,就关闭了12家矿山企业,拆除近4万平方米危旧房屋,一些矿山遗迹及有价值的民居得以保留、改造,同时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形成了矿山元素展示、花海小火车体验、矿业工艺体验、民宿体验和自然风光观赏等区域。
“以前是旷工坐小火车下矿井搞生产,现在是游客坐小火车,穿过一片花海,到矿井体验采矿。”58岁的矿区居民邹可香正在花海区域种植花草,她笑盈盈地说,“矿区环境治理修复后,这里将会成为旅游胜地,矿区居民也可以依托旅游找到更多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