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生于1937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农行的一名营业所会计,打得一手好算盘,在全区技能比赛得过奖,自此一步一步成长为县、市、自治区农业银行的业务骨干,多次获得单位颁发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证书。临近退休,父亲开始练习书法,每逢我返乡探亲,他总要写上几句话给我,或勉励或叮嘱或告诫,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10幅字。
初入社会,父亲叮嘱我要知难而进、诚实热情、多做奉献。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市海淀区农机局,主要在乡镇农机站开推土机,外出施工时经常是黑白两班倒,比较辛苦。父亲1994年春赠我一幅字:“斯华儿铭记:实事求是、知难而进、严守纪律、勤俭节约、无私奉献。”过了一年,我调到中国华冠农业工程开发公司工程部,负责工程项目管理。父亲1996年春叮嘱我:“望斯华儿牢记:谦虚谨慎,忠心为人民;勤奋进取,多做奉献;自重自律,廉洁保身;诚实热情,善交朋友。”1996年底,我通过公开考试,进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工作。父亲十分高兴,他在1997年春勉励我:“斯华儿牢记:把握住黄金时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力争做一名对党和人民有较大的贡献的青年!”
人在职场,父亲叮嘱我要正确待人接物,讲究工作方法。2004年夏,得知我晋升为副处长之后,父亲寄来两幅字,一是“拿得起、放得下”。他叮嘱我,在中央部委机关工作,和领导打交道比较多,需要练就过硬本领,遇事不推诿,同时还要保持良好心态,宠辱不惊。二是“遇事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矫伪欺隐,虽狡如小鬼,亦自献诚”。他叮嘱我,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对事镇定从容,不能轻易乱了方寸;对人公平公正,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2017年我调任综合处处长,父亲特地写下“身在兵位,胸怀帅谋”八个大字赠我,告诉我这是一个“兵头将尾”的岗位,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干好,还要为司领导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长。
勤政廉政,是父亲对我的一再告诫。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75岁的老父亲获悉十分激动,在2012年底寄来一个条幅,上书“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一名老党员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2014年春节我回老家探亲,父亲研墨挥毫写下:“李斯华铭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不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20字好干部标准吗。
父亲既关心我的工作,也关心我的生活。2005年春节,我和爱人带5岁女儿回南宁过年,祖孙三代,共享天伦之乐。父亲欣然提笔写下一幅字:“斯华、洁芳共勉:健康事业,发展家庭。”2018年春节探亲时,耄耋之年的父亲身体不佳,握笔都比较费劲了,还是提笔歪歪斜斜写下了四句话:“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奉献社会,享受生活。”没想到,这竟是老父亲最后的一次叮嘱。2018年端午节前,父亲不幸中风,从此卧床不起且无法言语。2019年大年初一晚上安详辞世,享年84岁。
父亲走了,我再也不能收到他的家书。但父爱如山,父亲的10次教诲,永远留在我的心上,值得我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