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百姓茶坊 日期:20200706
平山志愿者 我家后园的鸡仔菌 温馨的家 大济,隐于深山的进士村 “布袋”有文化 采杨梅 帮老爸加几个群 田野多贤人
  007版:百姓茶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平山志愿者
· 我家后园的鸡仔菌
· 温馨的家
· 大济,隐于深山的进士村
· “布袋”有文化
· 采杨梅
· 帮老爸加几个群
· 田野多贤人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7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家后园的鸡仔菌

朱淑恩

  前几天回老家,在屋后园中又发现了一窝鸡仔菌。

  鸡仔菌学名鸡枞菌,因其群生从不落单,犹如一群不离不散的小鸡仔,家乡人管它们叫“鸡仔菌”。鸡仔菌肉质肥厚脆甜,味道鲜美无比,是一种稀有的野生食用菌,一般很难采到。

  以前家乡人迷信,上山寻得鸡仔菌时,会像呼唤小鸡一样“咕咕咕”地呼唤几声,如果离家近,有的甚至还先用茅草将鸡仔菌遮盖好,再回家抓几粒米撒上再采呢,以为这样就能留住这些“小鸡”,来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鸡仔菌可采。

  奇怪的是,别人要满山满岭到处寻鸡仔菌,我家屋前屋后就能采到。

  第一次在我家屋前发现鸡仔菌的是一位讨米的叫花子。也是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那时我家这座房子刚建不久,家里穷得叮当响。一位上了年纪的乞讨者讨米讨到我家来。他看到我家连大门都还没有,只用几块木板随意地钉在一起做门,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开了口。

  尽管家里已揭不开锅,母亲还是走进里屋,在见底的米缸里用手把米聚拢来,抓了一把放进叫花子的布袋里。母亲一直认为,不管多穷,只要叫花子上门就不能让别人空手而归。叫花子说声谢谢走了,没走几步又停了下来,盯着地面看了一会,突然转回来对母亲说:“好心人,恭喜你们家今天加一道好菜!”

  母亲听闻,走出去一看,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在我家屋前坚硬的地面上,居然微微地隆起一堆土,透过裂缝可以看到一些灰白色的鸡仔菌的伞顶。母亲谢过叫花子,赶紧回屋抓来几颗米撒在小土堆上,然后提来一桶水浇了一遍,再用一个竹筐盖住,不让别人发现。

  快中午时,鸡仔菌已经完全长出了地面,大部分伞包已经撑开。母亲用尖刀将鸡仔菌连根挖出,洗尽,然后到代销店赊了一包面条跟鸡仔菌一同煮了,那鲜味儿至今难忘。

  此后,我家屋后的园子里又陆续发现了几窝鸡仔菌,少则几株,多的达数十株。母亲自豪地说,可能是我家风水好,人心也好,鸡仔菌撵上我家了呢!

  其实我知道,我们建房子的地方,原来是个草木繁茂的山坡,表土疏松肥沃,本来就适合野生菌的生长。可能是这个地方曾经有过鸡仔菌,它的种子——孢子就会散落在附近,所以我家房前屋后一带就经常会有鸡仔菌。

  但是我没有反驳母亲,因为有时连我也相信这是上天对我家的眷顾啊,让我们能时不时地吃上美味的鸡仔菌。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