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美在民间 日期:20200609
安徽界首市 民间杂耍助兴农民新生活 “指尖经济”守护脱贫成果 国家级非遗剑川木雕在京展出 广西巴马 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促稳定脱贫 浙江台州市 趣味剪纸乐童心 河南宝丰县 创建书香校园暨读书征文活动启动 “非遗”扶贫:“艺”中自有“致富经” 重庆:一针一线织就灿烂明天 湖南浏阳:改良油纸伞 “能定制”“可体验” 四川越西瓦曲村:复苏的彝族“银饰村” 王心刚的“玫瑰生意经”
  006版:美在民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安徽界首市 民间杂耍助兴农民新生活
· “指尖经济”守护脱贫成果 国家级非遗剑川木雕在京展出
· 广西巴马 休闲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促稳定脱贫
· 浙江台州市 趣味剪纸乐童心
· 河南宝丰县 创建书香校园暨读书征文活动启动
· “非遗”扶贫:“艺”中自有“致富经”
· 重庆:一针一线织就灿烂明天
· 湖南浏阳:改良油纸伞 “能定制”“可体验”
· 四川越西瓦曲村:复苏的彝族“银饰村”
· 王心刚的“玫瑰生意经”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6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重庆:一针一线织就灿烂明天

韩毅

  

  

  重庆:一针一线织就灿烂明天

  

  正在工作中的陈碧海。 受访人供图

  日前,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景区重新开放,“男绣娘”陈碧海很快便成了往来游客关注的焦点。拍照、合影、录视频,他俨然成了一名“网红”。

  2019年,重庆市探索“非遗+扶贫”新模式,遴选夏布、刺绣、编织等12个市场前景广的产业化项目,在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举办22期非遗传统技艺培训班,兴建18个非遗扶贫工坊,给乡里乡亲带来了一场实实在在的“山乡巨变”。

  

  “非遗扶贫,让我重获新生”

  “酉州苗绣用色夸张大胆,以红、绿为主,花纹稠密,富丽堂皇。”陈碧海一边给游客讲解,一边飞针走线。插针、洒针、点针、挑针等技法一气呵成,凭借的仅是左手残存的2根手指,令人又敬又叹。

  56岁的陈碧海家住酉阳清泉乡茶溪村,本是一名庄稼汉。在“地无三尺平”的老家,陈碧海虽然起早贪黑地劳作,一家人仍挣扎在贫困线上。穷则思变,1993年他决定走出大山进城务工,然而这一决定却让他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在湖南郴州,还未找到工作的陈碧海遭遇车祸,左腿高位截肢,左手失去3根手指。

  从此以后,失去劳动能力的陈碧海只能靠低保度日。2018年,由山东省文化旅游厅与重庆市文化旅游委举办的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项目正式启动,因伤残而常年赋闲的陈碧海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参加了酉州苗绣培训。

  “粗汉子绣花本不易,我左手又只剩2根手指,操针更加困难。”陈碧海仍然记得学习绣工的艰辛:别人培训半天的技法,他至少需要五六天。

  不过,酉州苗绣非遗传承人陈国桃对身残志坚的他十分照顾,常常手把手地教他。培训结束后,陈碧海来到陈国桃担任总经理的酉阳子月苗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成了一名“男绣娘”。

  “如今,我月薪1800元,不仅甩掉了穷根,还到全国多地进行非遗展演,甚至还出了一次国,到新加坡参加文化交流。”陈碧海由衷地说,非遗扶贫让他获得第二次生命。

  

  “党的政策好,我努力往前跑”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走进谭明兰干净整洁的院落,一座土家吊脚楼显得别有韵味。

  “这是去年翻修的,水泥硬化了院坝,还把旱厕改建成了冲水式……”49岁的谭明兰话音爽朗,一根绣花针在手中翻转腾挪。不一会儿,夏布制成的干花、胸花、布老虎、手提袋等非遗产品就在她的一针一线中逐渐成形。

  巍峨重叠的大山一度“封闭”着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对外交流的渠道,也阻挡了谭明兰家脱贫致富的步伐。6年前,谭明兰家成了村里的建卡贫困户。“最困难时,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照明都用煤油灯,最好的伙食是红苕、洋芋、苞谷粑。”说起以前的生活情况,谭明兰直摇头。

  去年4月,渝鲁共建非遗扶贫培训班在华溪村开班,谭明兰参加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夏布技艺培训。“老师们热情又细心,一对一地教。”谭明兰说,通过学习,她掌握了夏布染制、刺绣、工艺品制作等多种技艺,最终被聘为“非遗扶贫工坊”的一名绣娘。

  “农忙时可下地料理庄稼,闲暇时绣几针,全是手工活。工坊按件记薪,忙农活、照看家都不耽误。”谭明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凭此技艺,她现在每月待在家里都能挣1000多元。

  与此同时,她病愈的丈夫把家里的6亩土地入股到村集体公司,用于发展黄精产业,又“反承包”了家附近的5亩黄精种植地。

  “党的政策好,我们也在努力往前跑!”想到未来的美好生活,谭明兰脸上不由地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一期又一期培训班结业,一批又一批学员走进工坊。2019年,重庆市农村地区的18座非遗扶贫工坊,有效解决了630多人居家就业。

  “这一项目不仅涵养了本地文化,传承了非遗技艺,还在提升非遗产品产能的同时,推动文旅产业发展。”重庆市文化旅游委非遗处相关负责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