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00605
扎西东周:改革唤醒高海拔上的沉睡资产 安徽安庆市宜秀区:“一村一品”产业扶贫见实效 清算公告 图片新闻 “治”出乡村新活力 农行生猪养殖贷款增量突破百亿元 科技助推旱作农业区乡村振兴 “双百+四诊”模式化解基层矛盾 利津:“古窑十八梭”织出七彩致富梦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扎西东周:改革唤醒高海拔上的沉睡资产
· 安徽安庆市宜秀区:“一村一品”产业扶贫见实效
· 清算公告
· 图片新闻
· “治”出乡村新活力
· 农行生猪养殖贷款增量突破百亿元
· 科技助推旱作农业区乡村振兴
· “双百+四诊”模式化解基层矛盾
· 利津:“古窑十八梭”织出七彩致富梦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利津:“古窑十八梭”织出七彩致富梦

胥志忠 本报记者 吕兵兵

  “这些年来,乡亲们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把我们当地的宝贵老粗布工艺传承下去,做起个产业来。我们这个老工艺叫‘古窑十八梭’,起源是这里有个美丽的传说,在古窑洞里以织布为生的一对夫妻,勤劳感动了天上的织女,赠给了他们十八把金梭,从此传下了这个十八梭织布的技法。”日前,在山东省利津县明集乡东望参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东说。

  如今,多年的梦想照进现实,东望参村在县乡党委的号召和政策支持下,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仅复原了快要失传的“古窑十八梭”工艺,还圆了乡亲们的“脱贫梦”“致富梦”。

  据了解,东望参村很多妇女都有在业余时间织布的习惯,而且从棉絮到纱线,再到七彩的布匹,全靠手工完成。“把她们组织起来,发展手工织布产业。成立合作社党支部,推行支部班子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合作社牵头统一销售,不仅能解决销路问题,还能提升产品附加值20%以上,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4万元。”王志东说。

  就这样,望参古窑十八梭家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王志东介绍起手工粗布来滔滔不绝:“经过层层人工,织成的布最大限度保留了棉纤维的特性,绿色环保,这是机器织布无法企及的。手织布因其线粗纹深,整个布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舒适又保健。冬暖夏凉,透气性又极强。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做成的手织布,自然蕴含了更多的情感温度和自然能量。”

  建好了家纺合作社,东望参村后续还打算挖掘望参古窑文化,建设村史馆等展馆,打造集历史文化、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文化街,联合学校开设民俗课。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