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美在民间 日期:20200601
安徽肥西 社区硬件喜升级 文娱“充电”添阵地 图片新闻 广西防城港市 脱贫群众唱着茶歌奔小康 山东淄博淄川区 兴建淄河流域乡俗馆 山西太原 80余幅中外当代艺术家作品亮相 丽芳婺剧团:将好戏送到村民家门口 平乐村农民:妙笔绘牡丹 画中乐淘金 韩凤七:指间跃百态 面里塑乾坤
  006版:美在民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安徽肥西 社区硬件喜升级 文娱“充电”添阵地
· 图片新闻
· 广西防城港市 脱贫群众唱着茶歌奔小康
· 山东淄博淄川区 兴建淄河流域乡俗馆
· 山西太原 80余幅中外当代艺术家作品亮相
· 丽芳婺剧团:将好戏送到村民家门口
· 平乐村农民:妙笔绘牡丹 画中乐淘金
· 韩凤七:指间跃百态 面里塑乾坤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6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带动周边村1000多人从事牡丹画产业,年创作商品牡丹画40多万幅远销海内外——

平乐村农民:妙笔绘牡丹 画中乐淘金

郑占波 本报记者 陈显萍

  

  

  平乐村农民:妙笔绘牡丹 画中乐淘金

  

  创意园区签约农民画师正在创作牡丹画。

  画纸铺开,画笔挥舞,经过勾勒、晕染,一朵朵色彩饱满、形态各异的牡丹跃然纸上。“五一”期间,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一场牡丹画直播吸引了众多网友关注,直播画面中的主角不是网红,而是平乐村6名农民牡丹画画家。直播中,农民画家这个职业引起了网友的好奇:“农民画牡丹?太惊艳了!”“太厉害了,真是高手在民间啊!”“大师真的是农民吗?”

  目前,平乐村及周边村有1000多人从事牡丹画产业,年创作商品牡丹画40多万幅远销海内外,综合收益达1.2亿元,带动了研学、文创、电商、物流和乡村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蹒跚起步 村民放下锄头执笔作画

  “五一”期间,装修一新的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在周边百余栋画家创作室的簇拥下,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朵绽放的牡丹花。

  “色有浓有淡,墨有湿有枯,形有疏有密,每一笔看似随意,却都蕴含章法……”步入位于园区的美术馆,平乐牡丹画代表人物郭泰森正向学员讲授绘画技法,他边画边讲,谈吐不凡。“一次偶然的邂逅,成就了平乐牡丹画的今天。”思绪回到1983年春,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拉开帷幕,当时在洛阳务工的郭泰森和兄长郭泰安到城里赏花,置身万紫千红的牡丹园,兄弟俩被彻底震撼。之后,颇具美术功底的郭泰安开始创作牡丹画,郭泰森在兄长的影响下也开始艰苦习作,随着技法的纯熟,兄弟俩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白马寺景区卖画,没想到游客对牡丹画爱不释手,画牡丹能赚钱的消息迅速传遍平乐村。后来,村里以绘画为产业的村民越来越多。

  近年来,平乐牡丹画在当地政府扶持下开始步入正轨,老一辈画师走上讲台为村民培训牡丹画技法,何水法、王绣、文柳川等绘画名家也纷纷受邀前来开办讲座传道授艺,平乐牡丹画声名渐起,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文化氛围浓郁的平乐村涌现了一大批农民画师。

  

  “二次创业” 单打独斗迈向联合经营

  “学画牡丹画,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38岁的陈继霞是一位农村家庭妇女,10年前她开始入门学画,如今已是一级画师,每年收入10多万元。

  “最初,一幅画十几块钱,拿到手里美滋滋的!”陈继霞说,后来,学画卖画的人多了,竞争也更加激烈,有时大老远跑到市区也卖不出几幅,市场总在变幻,学画卖画的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据了解,为推进农民牡丹画向产业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民致富,平乐镇投资兴建起占地90多亩的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并形成了“公司+画家+基地”发展模式,农民画师按一、二、三级与园区签约。陈继霞也成为了一名园区的签约画师,“闲暇时光作画,作品由公司统一经营”,陈继霞满怀信心地说,接下来她可以从销售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潜心学习创作,加上园区经常性的组织名家培训、外出交流等活动,她相信自己的绘画水平会有更大提高,画技也会飞跃成长。

  “发展的瓶颈倒逼平乐村开始‘二次创业’,在园区带领下,平乐牡丹画改变了之前一家一户的松散经营,走向更加紧密的产业联合,迅速打响了‘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美誉。”郭泰森说。

  

  文旅融合 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叮咚,叮咚,叮咚……”在距离创意园区不远的一栋小楼里,淘宝卖家与买家沟通的聊天工具“旺旺”响声此起彼伏,牡丹画电商职业经理人黄少蒙忙得不亦乐乎。黄少蒙,孟津平乐人。自幼酷爱牡丹画的他并没有和大多人一样成为画师,而是通过一根网线,把平乐牡丹画卖到了全国各地。目前,他在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都有店铺,签约的画师团队有50多人,除了网上销售,还可提供定制服务,年销售额达四五百万元。

  2016年以来,这些依靠绘画技艺逐步走上艺术殿堂的农民画师又凭借“互联网+”的东风,通过“政府+服务商”的模式,由政府出资聘请专业团队,为开网店的村民进行辅导,购买培训、营销、网页设计等服务,包括陈继霞在内的许多画师开始转型开网店,活跃店铺有140多家,正在着力打造“中国淘宝村”“中国牡丹画第一村”使其成为农村创业创新的“星创天地”。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研学、文创、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应运而生,平乐牡丹画产业再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这个“五一”假期,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迎来的研学旅行团队络绎不绝,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平乐人从牡丹画中讨到了名气财气,更培植了文明乡风,舞起了产业龙头”,创意园区负责人谢利红说,平乐人以绘画滋养乡风,以产业奔向富裕,正描绘着姹紫嫣红、无限生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下一步,他们将集中精力打造集书画培训、艺术创作、旅游观光、产品交易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背景下闯出一条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