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观点 日期:20200422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要确保实现“三有”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图片新闻 创建农业品牌谨防“没学会走就撒腿跑” 如何正确理解土地休耕与弃耕问题? 把公益岗纳入长效脱贫巩固机制
  003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要确保实现“三有”
·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 图片新闻
· 创建农业品牌谨防“没学会走就撒腿跑”
· 如何正确理解土地休耕与弃耕问题?
· 把公益岗纳入长效脱贫巩固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公示制度让村干部津贴更“明亮”

辛小满

  “村综合服务专干,上级给予基本补贴2745元,保险总额656.4元,月绩效考核200元;使用村集体资金发放津补贴1800元,因不满全勤,扣发村平时考核200元……”近日,在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光国村村务公示栏前,几位村民正仔细翻看该村2月份村干部工资待遇及津补贴发放明细。

  近年来,村干部待遇不断提高,让广大村干部加强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铆足干劲儿投身脱贫攻坚等具体工作。在这过程中,很多老百姓十分关心一个问题,就是村干部津贴是否合理合规。切实解除群众的疑虑,就要充分利用好公示制度。

  主动公示,让村干部津贴更“明白”。首先,要从发放对象、范围、程序等方面对村干部津补贴发放进行全方位规范,对发放津贴的范围加以明确。其次,村干部津贴要按月在村务公示栏进行公示,对每一笔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加强监督,让群众心里更“敞亮”。村干部要将自己的津贴待遇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群众更清楚,心里更“敞亮”。群众是强大的监督力量,要紧紧依靠这种力量,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及时回应百姓关切,让村干部津贴违规发放“无处遁形”,切实做到每一笔津贴都是“明白账”。

  对村干部津贴实行公示制度并不是单纯地把津贴拿出来“晒一晒”,而是要在村干部和群众之间搭建一座交心的桥梁,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脚踏实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