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目标,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作为首要任务,扎实开展“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走出乡村发展困境,促进民生事业全面提升,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蝴蝶效应:成功摘掉31年的贫困县帽子,完成秀美乡村“七改三网”扫一遍,荣登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等荣誉,吸引4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区)的各类考察团队2000多批前来考察。
一是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必须坚持“全域规划、综合整治”的工作理念。县里聘请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团队,精心编制《秀美乡村全域规划》,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秀美乡村建设规划,力求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
大力实施“五拆五清”,让乡村成为宜居家园。即拆违章房、废弃房、危旧房、围墙、钢棚;清垃圾、清淤泥、清杂物、清路障、清杂草,实现100%自然村干道和入户道硬化、100%农户饮上干净水、100%农户住房安全、100%村庄通电通广播通网络。
大力治理生态环境,让乡村成为美丽田园。推行“围墙革命”等,拆除“隔心墙”,拉近邻里间距离,建成无围墙村,让村庄变得更加通透;拆除非法养猪场385家,在8个乡镇开展村庄污水处理试点,两年全域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大力建设秀美乡村,让乡村成为幸福乐园。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底蕴,分类打造普及村、亮点村和景点村,完成25户以上的660个村“七改三网”全域扫一遍,建成仁和夏阳、好客王家、耕读传家苏家塘、礼孝东山、重石李家”等105个产村融合的特色村和乡村旅游点。
二是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必须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的工作模式。我们始终把为了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幸福群众作为推进工作的关键。
党政主导,抓巡查问效。201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农村环境卫生作为每年秀美乡村建设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排出名次,前两名做典型发言,后两名作表态发言,巡查结果与班子考核评价挂钩。
支部搭台,抓全民发动。2015年以来,建立“支部生活日”制度,支部引领党员,党员引领群众,不断强化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全县11个乡镇通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誓师大会,强化村“两委”作用,落实门前“三包”,引导广大群众从“袖手看”“随手拍”向“动手干”转变。
群众主体,抓共建共享。积极推行“1+4”村民自治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探索建立以群众为主体的理事会、促进会、监督委员会、互助会等自治组织,加强对村庄的治理。通过筹资金、建规约、强管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3年共筹集资金7500万元,完善村规民约,实现“要我卫生”为“我要卫生”的变化。
三是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必须坚持“长效管理、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不是一时之策,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实施县乡村三级书记共抓、四套班子齐上的工作机制,县人大主任分管秀美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政协主席分管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抓推进、抓落实。
建立长效保洁机制。落实“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常态化。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坚持向上争取一点、政策融资一点、财政配套一点、群众自筹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力争市场企业投入一点“六个一点”,解决资金投入不足难题。
建立文明新风长效机制。坚持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系列活动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教育,引导群众改陋习、讲卫生、爱环境,增强群众爱护环境卫生、共建文明家园意识。
建立经营发展机制。把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全域旅游优势,大力发展共享民居、农家乐,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村庄可持续发展。
投稿邮箱:nmrbxczl@126.com电话:010-84395113,8439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