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版:适度规模经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土地流转带来“柳山巨变”
· 两杰村刺葡萄产业进入“盛果期”
· 用“金丝草”编织金色未来
· 400亩西蓝花净利润达123万元
· 陕西省白河县规模养殖助蚕农“破茧重生”
· 四川省泸州市花椒种成“摇钱树”
· 广东省龙门县杨桃规模化种植远近闻名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千亩葡萄采摘忙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07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陕西省白河县规模养殖助蚕农“破茧重生”
赵久刚

  盛夏时节,走进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大坪村,随风摇曳的桑树林青翠欲滴,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映入眼帘。只见农民朋友们正在桑园里麻利收割新鲜桑叶,给“蚕宝宝”准备伙食。

  近年来,大坪村通过土地流转、园区技术革新、市场主体带动、工厂化养殖、老百姓受益,把蚕桑产业作为该村转型升级、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大力引导农户种桑养蚕。如今的大坪村,处处可见连片的桑树种植于道路两旁,“懒喂猪、勤养蚕,三十六天见现钱”,一句在当地的顺口溜道出了蚕桑产业“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蚕桑业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大坪村蚕农的“金饭碗”。

  “这两年我们村很多家都学着养蚕,一张蚕种大概能出40公斤蚕茧。去年我们家光靠养蚕收入过2万元。”五组刘仁兵在外打工受伤后回家养蚕,如今发展养蚕20张,收入近4万元。“我今年48岁,种桑养蚕产业非常好,比种玉米、稻谷、外出打工效益好多了。”刘仁兵言语中难掩喜悦。

  据了解,白河县大坪村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引进先进技术种桑养蚕,带动农户发展桑蚕产业,并创建品牌,把大坪打造成为桑蚕主导产业村。

  截至目前,大坪桑园面积累计发展到650亩,栽桑养蚕户发展到40户,共养蚕150张,产茧6000公斤,实现产值24万元,带动全村60户贫困户180人依靠养蚕摘掉贫困帽。 

  赵久刚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