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农村致富文摘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河北魏县百亩秋葵年挣30万元
· 四川威远一亩“怪”南瓜年入近3万
· 安徽黄山“扶贫驿站”就近解决就业
· 贵州道真小香菇铺就致富路
· 青海海东 樱桃好吃十年栽就
· 河南濮阳 种药材收租还拿薪
· 图片新闻
· 贵州铜仁 合作社带头生产“白水贡米”
· 唐明书:打工仔返乡种瓜蒌
· 图片新闻
· 李英姿:水果玉米靠微信畅销
· 张涛:“豌豆女王”诚信为本
· 肉孜巴义:巧手绣出脱贫画卷
· 赖海雄:富硒猕猴桃促增收
· 项继红:高效农业咱一起干
· 鲁永胜:滩羊养殖步入小康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07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贵州铜仁 合作社带头生产“白水贡米”

  “在家门口就有钱赚,大家都愿意跟着合作社干。”望着自家的10多亩稻田,成功摘掉“贫困帽”的陈绍乐笑得合不拢嘴。5年来,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滑石乡老麻塘村的贫困户由合作社组织起来种植白水大米,实现了收入翻番,人均年纯收入过万元。

  白水大米产于滑石乡片区,清嘉庆年间曾进贡皇宫,故称为“白水贡米”,老麻塘村是核心种植区。“壮劳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村里只有留守老人靠零散种植水稻蔬菜度日,产业无规划、无目标。”驻村第一书记吴腾飞讲起一度贫困的老麻塘村时介绍说,全村958户3522人中,贫困户698人,贫困发生率19.82%,属省级二类贫困村。村支“两委”经调查研究,最终确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2015年白秧坪大米生产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技术上,合作社以现场指导为主、课堂培训为辅,邀请区里专家为农户提供“贴身式”技术支持。“村里农技员平均3天就会巡一次田,只要农民咨询有关病虫害防治和技术上的问题,打一个电话,我们要求1小时内必须安排,12小时内必须到达。”碧江区政协副主席、农业专家田碧虎说。

  为打通销路,提高品牌附加值,“白水贡米”先后注册商标,取得生产许可证,还获得“铜仁市十佳优质特色农产品”称号。此外,合作社与华联超市、惠农网电商平台合作,成功把白水大米搬到了网上销出铜仁,远销北京、上海,白水大米的市场价由过去每斤2.6元提升至6.69元,合作社负责人雷兵说,1600亩水稻一年纯利润48万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