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版:美丽乡村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第五届“北京草莓之星”亮相农业嘉年华
· 为美丽京郊夯实农村基础设施
· 平谷桃花节丫髻山系列休闲活动开幕
· 京郊乡村产业发展管见
· 延庆现冬春美景
· 平谷举办上元雅集书法展
· 密云加大违规野外用火打击力度
· 人居环境整治在高丽营镇加快推进
· 送岗下乡解决沈家营镇村民就业
· 消防应急演练助力南法信镇平安建设
· 京郊韭菜生产实现“以虫治虫”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04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京郊韭菜生产实现“以虫治虫”

  本报记者芦晓春

  阳春三月,位于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的五彩田园农场里春意盎然。在农场一个蔬菜大棚里,今年的头茬韭菜迎来采摘期,不少市民正在割韭菜,“听说这里的韭菜全程绿色生产,没有使用化学农药,吃着放心,所以特地来体验一下。”一位市民告诉记者。

  这里的韭菜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高级农艺师胡彬告诉记者,这个农场是市植保站、通州区植保站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联合打造的以虫治虫防控韭蛆示范基地,主要采用综合技术措施,以释放昆虫病原线虫为核心技术,辅以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和田园清洁技术等绿色防控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以虫治虫方式,有效应对韭蛆发生,确保韭蛆发生不成灾,韭菜产量稳定、品质良好。”

  作为首批应用这种技术的基地,五彩田园农场负责人张西芬大姐有着深刻地感受:“过去种韭菜就是弄点老品种,往地里撒上一把,有的稀,有的密,产量也低,韭菜得病了就打药。现在先育苗再移栽,从开始按照标准化的方式种植,方便后期韭菜施肥和除草。”她介绍说,从去年秋天种植完毕到现在,韭菜一直在生产,每斤10元,十分受欢迎。

  据了解,韭蛆和灰霉病是韭菜最主要的病虫害,而农民传统的解决办法就是喷施化学农药。由于农药的过量使用,甚至使用高毒农药,致使韭菜出现农药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为了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过去多年,北京市植保站大力推广以生物农药、释放天敌等为主要特征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韭菜植保上,我们经历了5~6年的试验,现已在全市规模种植基地推广,今年已有20多家基地在应用和示范,做到了不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韭蛆,韭菜实现全程绿色生产。”胡彬说,今年力争将这种“以虫治虫”的防治方式推广覆盖全市50%的规模化韭菜生产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