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高台村的假日农场草莓园,每天近千斤草莓直供贵阳、遵义等地的水果专卖店。2022年6月,在村“项目党员”的带头下,高台村用120亩土地发展了生态草莓基地,并与水果店签订直供协议,带动了全村100余人就业,2023年实现经营性收入35万元,纯收益15万元。如今,篮子里的一颗颗草莓鲜嫩欲滴,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效应凸显。
“我们探索‘项目党员’模式,围绕产业发展、生态环保、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建设任务,设置可操作、可落实的项目清单(任务清单),采用党支部派送或党员主动认领的方式,让每一名基层党员参与村里建设发展,切实以组织优势激发项目发展活力。”高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华松说。
基层党组织带头,干部群众协力,一个个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合作社发展迅猛,一座座现代化大棚拔地而起,“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经济主体”混合发展模式日趋成熟,贵州通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在黔山秀水间不断涌现。
万亩茶园如碧海连天,葱郁竹林与湖水辉映,栋栋黔北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走进湄潭县,犹如走进了“黔北江南”。在鱼泉街道金桥村,当地乘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东风,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对闲置土地、宅基地的经营权集中流转,引导社会资本租赁、入股,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茶叶加工、民宿等,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益,让茶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以花为媒,以农促旅,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金山村满山的桃花、李子花,满田的油菜花姹紫嫣红,竞相开放,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打卡,欣赏春日好风光。金山村党总支引导农民种油菜卖油菜籽,花开时期发展旅游,油菜籽收获后再种上水稻,村集体先后发展了粮油加工、乡村民宿和养猪场、纯净水厂等股份经济项目,农文旅融合发展奏响助农增收“三重奏”。2022年村集体经济累积达到1000万元,经营性收入398万元,纯收入105万元。
厚厚的两个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村民前来购买的物品清单和享受的折扣情况,货架上农资、日用百货等一应俱全……在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松杉村的乡村振兴服务站,面积不大的门面不仅兼具了各类物资的销售功能,快递进村的物流功能,更成为群众感受“积分制”带来实惠的地方。
“通过一张张积分打折券,农户就能来这里选购生活物资,体验到积分带来的实惠。”松杉村党总支书记周肇隽介绍。
多元开发,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从土里刨食到家门口打工,从传统种植到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民俗康养,从卖产品到卖风景,农业生产“接二连三”,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乡村产业不断壮大。贵州各地全面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富民”行动,总结推广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经验做法,大力推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村集体经济、群众“双增收”。
石阡县龙塘镇困牛山村地处武陵山山脉深处,脱贫出列后,村“两委”班子以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为契机,致力打造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红色经济。
小村子搞旅游,群众疑虑不少。19名党员干部扛起责任,以实干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率先带头搞产业,承诺“绝不让群众失望”。
2022年以来,困牛山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00万余元,群众入股分红35.29万元,带动全村213人就业,人均收入从9600元增加到1.35万元。
“一切工作、一切力量、一切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聚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新征程中继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贵州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