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30629
吉林延边:绘就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图景 云南立法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大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拓宽 成都大运会火炬在宜宾传递 农行邓州市支行多举措助力夏粮收购 图片新闻 “北林香米”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用好“寀卢经验” 打造未来乡村 “内循环+外输入” 缓解苹果套袋用工荒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吉林延边:绘就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新图景
· 云南立法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成都大运会运动员参赛资格拓宽
· 成都大运会火炬在宜宾传递
· 农行邓州市支行多举措助力夏粮收购
· 图片新闻
· “北林香米”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用好“寀卢经验” 打造未来乡村
· “内循环+外输入” 缓解苹果套袋用工荒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6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陕西洛川:

“内循环+外输入” 缓解苹果套袋用工荒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明宝)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镇永乡村果农李杜轩的果园,只见李杜轩和家人穿梭林间,熟练地拿出果袋,拽过枝条,撑开袋口,套上果实,扎紧袋口,双手翻飞间,苹果套袋就已完成。

  据了解,洛川县苹果种植面积53万亩,今年全县苹果套袋数量预计在50亿只左右。

  由于短时间内劳务用工量激增,劳力短缺让不少果农犯了愁。“因为果园面积较小,务工时间短,一些套袋工人不愿意前来。”永乡村果农李围奇说。

  与李围奇相邻的几户果农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于是大家一商量,决定搭伙套袋,进行劳务“内循环”,而且大家技术熟练,速度快,质量也高。

  洛川县金塬果业有一片400亩的苹果生产基地,一到苹果套袋时期,周边的群众都忙于自己的果园,根本没有时间出来打工,这让基地陷入了用工荒。而今年苹果生产基地的负责人高永宏却很轻松,因为洛川县就业管理局给他介绍过来11名务工人员。

  为了缓解苹果套袋期用工压力,洛川县劳动就业局工作人员分赴周边省市县,通过发布用工信息,加强县域劳务协作等方式,吸引当地富余劳动力前来务工。今年与商洛市镇安县签订了《区域对口劳务合作框架协议》,6月从镇安县输入务工人员500多人。

  “我一天能套3000多只袋子,能挣240块钱,我准备干一个月。”工人马彦祥说,他是通过洛川县劳动就业局劳务输入的途径来到洛川,对务工的收入也非常满意。

  截至目前,洛川县劳动就业局通过各种途径从周边省市县引入5000多名人员来洛川务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果农就近、就地务工。同时,强化与周边县区的劳务协作,持续做好点对点输送,确保苹果生产期关键环节上的人力保障。”洛川县就业管理局局长雷延风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