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10803
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 国务院成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 我国品种登记许可质量提升 图片新闻 “五化”引领青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猪肉价格下跌,更要抓好稳价保供 导读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迈好第一步 见到新气象
· 国务院成立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组
· 我国品种登记许可质量提升
· 图片新闻
· “五化”引领青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
· 猪肉价格下跌,更要抓好稳价保供
· 导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08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猪肉价格下跌,更要抓好稳价保供

施维 孟德才

  今年2月份开始,不少消费者发现,持续高涨的猪肉价格终于降了下来。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到今年6月末,全国集贸市场猪肉的零售价格是24.6元/公斤,比2020年2月份的历史最高价59.64元/公斤降了一半还多。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已从一度出现的严重滑坡较快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猪肉价格下跌,从市场上看,老百姓又能吃上经济实惠的猪肉;从生产上看,我国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的各项举措效果显著。这都是好事。但是,猪多了也有猪多了的问题:一方面,猪肉价格大幅下降,而养猪成本刚性上涨,养殖场(户)出现大面积亏损;另一方面,在产能恢复的同时,一些地方政策出现“急转弯”,对已审批复养的养殖场(户)进行清理,重新划定禁养区,还有部分金融机构开始限贷、抽贷。这不仅给当前生猪产业稳产保供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从更深层面对整个生猪产业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那就是:当生猪产能下跌、价格快速上涨时,全社会高度关注,各地政府也都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支持力度、稳定生猪生产;那么,当生猪产能恢复上来、甚至过剩时,如何有效压实地方政府的责任,继续保持生猪扶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前瞻性?这更加关系到生猪产业能否实现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回过头去看,前期这一轮猪肉价格之所以出现大幅度上涨,既有非洲猪瘟疫情叠加“猪周期”的因素,也是缘于一些地方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由搞层层加码、违法违规禁养限养,导致生猪产能受到了一定影响。也正因为此,自2019年9月以来,有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立即进行整改。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落实相关要求,妥善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生猪养殖之间的关系,有效地稳住了养殖场(户)们的信心和预期,为实现生猪产能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

  而今形势好转,个别地方又出现了以环保为借口关停猪场的苗头,这种倾向是很危险的。表面上看来,现在猪不缺了,限制一下也没什么,这其实是对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短视,更是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认清抓好生猪生产重大意义的表现。粮猪安天下。猪肉在中国人餐桌上占有重要分量,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不仅决定着群众的“肉盘子”,影响着农民的“钱袋子”,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宏观经济运行。我国生猪基础产能来自于成千上万的养殖场(户)。地方政府生猪政策调整直接关系到养殖场(户)切身利益。切忌政策急转多变、大起大落,导致养殖场(户)信心受到挫伤,继而影响生猪产能。须知,信心泄下去容易,提起来难。政策不稳定,最终损害的是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影响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稳定生猪产能的措施,特别强调,“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护生猪养殖场(户)积极性。对养殖场(户)和屠宰加工企业不得随意限贷、抽贷、断贷。不得违法违规扩大禁养区范围。”可以说,这是从中央层面明确了稳定生猪扶持政策的主基调,释放了猪肉价格下跌时,更要抓好稳价保供的重要信号。

  当前,我国生猪产能恢复成果并不稳定,生猪供应能力还比较脆弱。一方面,非洲猪瘟防控压力仍然较大,疫情对生猪产能的冲击随时可能出现。另一方面,9月份以后进入猪肉消费旺季,需求也将随之升高,供强需弱的形势极易逆转。因此,我们决不能存在产能恢复了就松懈麻痹的心理。特别是鉴于“猪周期”逢涨转跌、逢低转高的规律性特征,我们更需要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增强猪肉安全供应保障能力。

  产能要稳住。稳产能、稳预期,最根本的还是要稳政策。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严格落实,关键是压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把省负总责的要求持续下去,真正让地方党委政府把生猪产业当回事,作为大事来抓,让养殖主体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同时也要继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生猪产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生猪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价格也要稳住。值得强调的是,猪肉价格不是越低越好。猪价下跌,看似老百姓买肉实惠了,但跌到一定程度,养殖场(户)赚不到钱,甚至不能保本,就会慢慢退出,继而引起新一轮的价格上涨,最后受伤的还是消费者。市民想要吃到真正健康安全价稳的猪肉,一定要给予养殖场(户)合理的利润空间和利益保障。既要避免“肉贵伤民”,还要防止“肉贱伤农”。针对当前生猪养殖亏损加大的不利局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测预警,积极指导规模养殖场(户)调优生猪结构、施行节本增效措施,亏损严重时给予规模养殖场(户)一次性临时救助。加快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谨防出现新一轮猪价大起大落。

  相信只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稳住政策,一手保产能、一手稳市场,一定能够守住来之不易的生猪生产恢复成果,有效缓解“猪周期”引起的价格震荡,早日实现“猪”事顺意,真正让市民有肉吃、农民有钱赚。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