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自2019年全面试行以来,各地生产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户认真落实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在开具合格证方面创造出许多可学可复制的典型经验。本版集纳了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及生产经营主体的有效做法,为各地开展相关工作启发思路、提供参考。
今年以来,福建省寿宁县臻锌园葡萄专业合作社每天向福州、温州、长沙、武汉等国内较大的水果批发市场各发货1车,日均销售量40多吨,日销售额60多万元。“这多亏了‘一证一码’,相比未赋码出证前日销售量增加了近10吨,日均销售额提升了30%。”合作社负责人说。
臻锌园葡萄专业合作社拥有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葡萄近1200亩,注册的“老耕农”葡萄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为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吃得放心”,从2019年起,合作社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为每一颗出库葡萄附上专属“身份证”。
建立机制,通过常态管理换取长期效益。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组,在合格证信息录入、葡萄出入库管理等各项工作环节均配备专人负责。从源头开始管控,在实现统一供苗和统一技术指导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农资供给。树立社员间相互监督、自觉维护意识,监督好“邻居”的葡萄园,杜绝滥用农药。社员入社前必须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若是因为社员自身原因发生问题将进行通报,合作社将不再收购该种植户的农产品,情节严重的将进行退社处理。实行快速检测,葡萄园区全覆盖。
明确标准,通过宣传培训提升社员素质。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手册》,邀请专家实地开展技术和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等培训。组织全体社员学习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制度,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共享学习材料,并鼓励社员“打卡”。通过现场演示、后期联系跟踪指导等方式,让所有种植户学会如何生成合格证凭证。
据介绍,合作社的合格证凭证整合了“产品名称、合作社主体、绿标、商标、联系方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等信息,所附的码是多元素的“融合码”,既实现赋码销售,又能进一步提升合作社的知名度。
通过定制专门的包装礼盒、印制有合格证信息的包装筐,合作社对产品进行统一包装,实现统一“带证赋码”销售。“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合作社负责人说,到目前,合作社产品共赋码5万张,总计63批次,销售1124.6吨。“寿宁葡萄”赋码后,在长沙五星水果批发市场日均销量提升了1.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