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技术装备 日期:20201030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单产达400公斤 贵州道真 农机推广促增收 图片新闻 第九届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在湘举行 保护性耕作究竟有多神奇? 抗旱又肥田,农技的事农机办 产学研协同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008版:技术装备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单产达400公斤
· 贵州道真 农机推广促增收
· 图片新闻
· 第九届中南农机机电产品展示交易会在湘举行
· 保护性耕作究竟有多神奇?
· 抗旱又肥田,农技的事农机办
· 产学研协同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产学研协同促进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本报记者 颜旭

  近日,在山东省临沭县蛟龙镇花生机械化种植示范区,熙熙攘攘的人群将各式各样的农机团团围住,人声鼎沸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好不热闹。这里是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技术研讨会暨全国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的演示现场。本次活动由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联合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等共同主办,共有来自全国27家企业、46个型号的油料作物生产机械产品进行了现场演示。

  “现在播种机的功能真多,质量也越来越好,可以膜上直接播种,不用我们再挖孔出苗。只播单粒也不用担心补苗,省心又省钱!”花生种植户围着一台花生膜上精量播种机,赞不绝口。据悉,该机具由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研发,改变了花生膜上打穴精量播种没有先进适用机型的现状。据该院田间作业装备中心康建明博士介绍,该款机具采用的强制起垄成型技术,可使垄型更加坚实和平整,为后续的精量播种提供良好的种床条件;采用的膜上穴播技术,则可实现膜上打孔和单粒精播,省去了人工放苗、见苗的环节。为使种子按照设计的行距和株距,精准地落入种穴中,提高株距和行距的均匀性,他们还突破了精量穴播技术。其随动仿形结构,可使穴播器和膜上覆土滚筒在工作过程中紧贴地面,有效解决了因地势不平造成播深不一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播深的稳定性。

  不仅如此,该款机具一次作业便可完成起垄、铺膜、施肥、喷药、膜上打穴、单粒精播、种行覆土、种行镇压等8道工序,省时省力,高质高效。“通过试验推广,该款机具可实现用种量减少20%、农药用量减少8%、增产10%以上。”康建明告诉记者,产业化后,如果在山东全省三分之一种植面积上推广应用,每年可增产10万吨,增收4亿元,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在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油料作物生产能力提升缓慢,产需缺口扩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不到40%。这其中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高、比较效益差是制约油料作物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推进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形势迫切。

  但我国加快推进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专家表示,截至2019年,全国花生、油菜、大豆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为63%、56%、84%,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已基本解决,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各地也已初步探索出适用的油料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推广应用步伐不断加快。

  未来又该如何发展呢?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安宁指出,应加强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推动品种栽培装备等多学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协同联动,加快选育、推广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油料作物品种;加快建立完善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油料作物耕作制度;加快提升油料作物生产机具的适应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系列化水平;加快推进油料作物种植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加快提高油料作物机械化作业服务的社会化、组织化水平,推动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为油料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创造条件,从而推进油料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