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01028
城乡融合启新局 振兴路上再抖擞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赴秋冬种重点省开展调研指导 多点发力 协同并进 玉米链,“链”出粮食安全新境界 图片新闻 田园变花园 农区变景区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城乡融合启新局 振兴路上再抖擞
·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赴秋冬种重点省开展调研指导
· 多点发力 协同并进
· 玉米链,“链”出粮食安全新境界
· 图片新闻
· 田园变花园 农区变景区
·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本报记者 李竟涵 杨迪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主要成就有关情况,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刘焕鑫介绍,“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争取了战略主动。

  

  14亿人饭碗端得更牢 奏响现代农业主旋律

  刘焕鑫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主要取得六方面重大成就——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提前实现翻番目标,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村改革持续深化。

  这五年,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水稻、小麦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玉米自给率超过95%,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刘焕鑫用三个词来概括相关成就。

  一是总量充足。这五年,农业农村部始终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首要职责,大力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棉油糖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菜篮子”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只要有需求,就能有供应。

  二是结构优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强筋、弱筋优质专用小麦占比提高到35.8%,优质稻谷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面积连续5年增加,粮改饲面积超过1500万亩,粮经饲三元结构初步构建,畜牧业加快升级,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达到53%,牛羊肉较快增长,满足了消费结构升级需要。

  三是品质提升。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食用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合格证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4.92万个,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了超市货架和百姓餐桌。

  日渐丰盈的“米袋子”“菜篮子”背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刘焕鑫介绍,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3年实现负增长,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

  在产业发展带动下,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提前一年比2010年翻一番,增速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5年的2.73∶1缩小到2019年的2.64∶1。产业扶贫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数最多、取得成效最大的扶贫举措,贫困地区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超过100万个,建成各类产业扶贫基地超过30万个,产业扶贫政策覆盖全国98%的贫困户。

  

  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四梁八柱”基本构建

  改革是农村发展的动力。吴宏耀介绍,“十三五”以来,农村改革全面持续深化,具体成果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批”,即推动出台了一批顶层设计的改革方案、实施了一批纵深突破的改革试点、建立了一批成熟定型的法律制度。通过改革,初步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三权”分置体系初步确立,《农村土地承包法》完成修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农民群众吃上了长效“定心丸”。印发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全面扎实推进。

  二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6.5万亿元,土地资源总面积65.5亿亩。有43.8万个村完成了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亿多人。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超过220万家,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达到44万个,带动小农户进入了农业现代化的轨道。

  四是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健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5.5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10.88亿亩,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建立生产者补贴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果。

  五是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形式不断规范,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强,文明乡风的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基本健全。

  六是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全国95%的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重点任务进展顺利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魏百刚介绍,目前,规划明确的7个方面59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82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一是普遍建立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31个省(区、市)均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机构,建立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监督。二是基本形成了规划先行、梯次推进的工作局面。31个省(区、市)科学编制上下衔接的地方规划,县域村庄布局加快推进,一些有条件的村编制了“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三是乡村振兴政策框架基本构建。中央出台了多个重要文件,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相关部门先后制定支持政策,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加快构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按照标准统一、制度并轨的目标加快迈进。四是一批标志性重大工程启动实施。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施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一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程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

  乡村振兴,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十三五”期间,中央1号文件连续五年作出安排部署,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刘焕鑫介绍,从2016年到2020年9月,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8.64万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66倍,今年以来,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推动各地加快发行专项债券,1-9月已累计发行1202亿元,有效拓宽了农业农村投融资渠道。

  刘焕鑫指出,“十三五”以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

  一是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到“十三五”期末,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亩均粮食产能提高约100公斤。实施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行动,2019年全国耕地平均等级达4.76等,较2014年提升0.35个等级。二是国家良种生产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建设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农业用种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三是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28亿千瓦,已建成453个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机械化率分别达到34%和30%。四是畜牧水产养殖设施加快升级改造。畜禽圈舍、自动饲喂、疫病防控等设施设备加快建设,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64.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3%,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64%,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400多个。

  针对关注度较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吴宏耀指出,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开,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一是绝大多数村庄实现干净整洁。2018年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启动实施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村庄“脏乱差”问题,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活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二是农村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好字当头、质量优先,提升农村改厕工作质量与实效,确保好事办好、群众满意,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以上。三是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任务。目前,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全国排查出的2.4万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中99%已完成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