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01017
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提标扩面 民生重于山 浙江:“一标一品”走向高附加值 一叶铁观音 福荫茶乡人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标题新闻 红旗渠畔赋新篇 图片新闻 中国国际海洋牧场博览会助力打造“蓝色粮仓” 起跑线上的追赶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 提标扩面 民生重于山
· 浙江:“一标一品”走向高附加值
· 一叶铁观音 福荫茶乡人
· 用好“民情诊所”解民忧
· 标题新闻
· 红旗渠畔赋新篇
· 图片新闻
· 中国国际海洋牧场博览会助力打造“蓝色粮仓”
· 起跑线上的追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林州市激活人才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红旗渠畔赋新篇

本报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范亚旭

  巍巍太行山下,悠悠红旗渠畔。昔日,十万修渠人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气概开凿出了红旗渠,一鼓作气完成了“战太行、出太行”的壮举;今朝,河南林州一大批走出太行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办实业、兴产业、带就业,续写着“富太行、美太行”的篇章。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林州市通过搭建干事平台、做好政策保障,吸引能人返乡、挖掘人才潜力,一幅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正在红旗渠畔徐徐展开。

  

  选好“领头雁”,乡村大变样

  走进临淇镇社书村,一个设施齐全的文体广场映入眼帘;迈步往里走去,干净整洁的街道边每隔数十米就有一盏路灯,道路一侧是排水管道,主干道两侧栽种着冬青、玉兰、樱花等花草树木,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和白墙青瓦相互映衬;一处游廊下,七八位老人正在闲坐;走到村西头,壮观的文体活动中心旁是村民的小游园——清风园,这里微风习习、细柳依依,长廊、小桥、池塘、水塔,仿佛让人置身在江南水乡。

  在社书村,最让人惊喜的是胡同深处的小花园、小广场等微景观,传统民居、古老的农耕工具以及充满生机的小菜园都让人切身体会着“乡愁”。据社书村党支部书记常海栓介绍,这些微景观原址都是村民废弃的宅基地,原来尽是破砖烂瓦、荒草萋萋,后来经过修葺、废物利用,变成眼前的美好田园风光。

  而在2017年以前,村里还是另一番样貌:一下雨道路就泥泞不堪,能看见旧厂房、废水池、荒草地、臭水沟,杂物堆积、残破荒凉。该村现在的文体广场和清风园就是在原来的垃圾场上改建的。

  “要想浇地,先修水渠。”乡村振兴开展以来,林州市大力实施“头雁工程”,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把带富能力强的乡土人才充实进村“两委”,为他们搭建施展拳脚的平台,助力集体增收,带领群众致富,仅2018年换届就有199位“新兵”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2017年4月,在外做工程多年的常海栓返乡担任社书村党支部书记,自此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我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硬化村里的道路,让村民能脚不沾泥地走路。建设资金有缺口,我就自掏腰包垫资20多万元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回忆当初,常海栓感慨颇多。就这样,村里先后共投资百余万元,硬化道路、埋设排水管道、安装路灯、修建文体广场、栽种各式花草树木、美化墙壁……一系列的建设让社书村在短短几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配备保洁员之前,村里的清洁工作一直都是常海栓带着村“两委”干,常海栓说:“每周至少两次大扫除,清洁路面、清理垃圾。环境变美了,咱得保持住啊。”村干部的付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更付出在行动里。2019年1月和2020年1月,村里两次遭遇大雪,大雪过后,全村男女老少自发上街清理积雪;3年来,社书村贤德人士和村民累计捐款25万元支持村里公益设施建设。

  “乡村要振兴,不能等靠要,必须得有产业。有了产业,才能留得住人、聚起人气,才能更好地开展其他建设。”采访中,常海栓对社书村的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在村“两委”的努力下,村里原已破败的药厂被四川蜀中制药厂收购并重新启动,4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常海栓投资100万元,在村里开办起制衣厂,让50多名妇女有了稳定收入;为了盘活土地资源,常海栓带头成立社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里流转土地50亩,引进种植黑小麦、油葵等作物,成立了黑小麦种植基地,产品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

  “农村的事,咱农民不干谁干?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谁能忍心看着家乡破败不堪?家乡的建设,我们不带头还等谁来带头?”常海栓的话道出了众多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心声。

  

  引得“凤还巢”,产业大发展

  林州市素有“建筑之乡”的美誉,是劳务输出大市。20世纪80年代,林州市十万大军走出太行,“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有了点子,走出了致富的路子。”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外务工中脱颖而出。近年来,围绕打造建筑业“总部经济”平台,林州市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建筑企业家、项目经理、工队长等根据自身实际回乡创业,投资兴办企业、生态旅游、坡地经济、农业合作社等,助推林州经济发展。

  2017年,在山西建筑行业打拼多年的刘志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返回横水镇新庄村,投资1400多万元成立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村里流转1400余亩土地规模化种植红薯,并引进全自动深加工生产线,打造出豫北地区规模最大、生产工艺最先进的红薯深加工基地,带领全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刘志军说:“我们这儿一直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不仅种出来的红薯非常好吃,做成的粉条口感也不错。我现在小有成就,就想着回来带着乡亲们干点儿事,一番考察后就选中了红薯加工这个产业。”项目建成后,刘志军利用自己在山西的人脉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其生产的粉条因其良好的口感而大受欢迎。

  “农业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但利润薄,红薯加工就不能小打小闹,必须得做大规模,要能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村,形成规模效应。”刘志军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绿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在横水镇杨伯山屯、留马等村流转5000亩耕地种植红薯。同时,带动50个村级集体合作社种植1.5万亩。横水镇红薯种植年净收益预计在2000万元以上,红薯成为全镇群众名副其实的金饽饽。

  林州市建立了完备的在外乡土人才数据库,在及时准确掌握在外人才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乡土人才联络和回归动员“四个一”行动,即“邮寄一封家书、召开一次恳谈会、搭建一个乡贤互动平台、推介一次家乡经济社会新变化”。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推介家乡新变化、宣传惠农兴农好政策,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建设桑梓的热情。

  截至目前,林州市已建立乡土人才库4732人,聘请512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家等担任“名誉村长”,返乡能人已建成工业企业扶贫基地11家,创办各类企业83家,创建农业生态园33家,带动集体经济增收499万元。

  

  送科技下乡,农业有翅膀

  如今,活跃在林州乡村振兴一线的,还有一大批懂理论、有经验、会技术的科技人才。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李斌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今年50岁的李斌顺日程里没有星期天,手机也是24小时开机,在自己电脑里记录了近百位养殖户的基本养殖信息,养殖户随时联系,他随时接受咨询、提供服务。倾情帮扶养殖户多年,当地渔民把他看作“自己人”,老远看见他来就会喊:“老李,你来了!”

  5年来,李斌顺举办培训班20余次,培训技术员和养殖户700余人次,帮助养殖户增收300多万元。为了更好地服务养殖户,2017年6月,他成立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系统首个渔业创新工作室。

  为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林州市统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库,聚焦农业发展需求,整合科技特派员、市管专家及各行业专家力量,引导各类技术人才向乡村倾斜;开展“送医疗卫生服务下乡”“送农技下乡”“送课下乡”和“畜牧系统百人联百场”等活动,确保乡村振兴各个产业环节都得到技术服务。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林州市54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在5万元以上,其中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425个,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153个;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龙头企业年产值32.1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