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专题 日期:20200918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0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9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气候智慧型农业,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
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办公室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项目启动会。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交流互访。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世界银行邀请国际土壤专家RattanLal讲课。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开展前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开展后

  开展项目前后对比图。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田间农民培训。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世界银行开展督导工作。

  

  

  固碳减排 稳粮增收

  

  集市农民培训。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类似于这样的农业谚语说明一个道理,懂得“看天”,遵循气候变化规律,一向是中国农耕文明与农民智慧的着眼点。然而,进入工业时代以后,随着温室气体过量排放,“看天”似乎已经没那么准了,气候规律遭遇严峻挑战。

  有研究表明,过去5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85℃,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今天,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发已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遭遇。

  更令人忧心的是,在全球人口迫近80亿的背景下,气候变化引发的高温干旱、洪涝灾害、荒漠化和表层土壤侵蚀等,正在导致可耕作土地面积持续缩减,以及农作物产量的失稳与下降。这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背道而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用仅占世界7%的可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与此同时,作为遭受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引导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014年,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农业农村部与世界银行共同启动了中国第一个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

  “项目通过5年的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粮食主产区安徽和河南建立了10万亩示范区,项目区单位面积氮肥用量减少约10%,农药用量减少15%以上,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了10%,5年累计实现固碳减排约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产量年均增加5%以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说。

  同时,项目提升了农民科技意识和田间管理水平,制订相关的技术规程与补贴制度,建立了资源高效、经济合理、固碳减排的生产模式,增强了作物生产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生产的节能减排,获得了保证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三赢”效果。

  

  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这个项目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环保、节能减排、科学种田,包括综合种养,使我大开眼界,农业原来还可以这么做。所以这几年在项目支持下我也是大展手脚,规模又扩大了一些。”安徽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地飞站在万亩连片的稻田边上,意气风发地介绍着。

  潘地飞深耕的这片土地位于黄淮平原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安徽怀远县,传统种植模式以水稻—小麦一年两熟为主。时间倒推到2014年,潘地飞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那年种的几千亩水稻本来长势很好,眼看着抽穗扬花了,却碰上了比较长的低温阴雨天气,稻瘟病大爆发,整个企业遭受了很大损失。他就深深感觉到这气候变化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自己也很懊恼,觉得农业就是靠天吃饭,没有办法控制收成。直到他接触到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这个项目,了解了气候智慧型农业,才又重拾信心。

  那么什么是气候智慧型农业?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说,“气候智慧型农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10年提出的,就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一种既能保持农业生产能力,又能实现固碳减排和缓解气候变化的发展新模式。”从总结的经验来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可概括为八个字“固碳、减排、稳粮、增收”。

  说得通俗点,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因为气候变化而催生的,而它产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反过来改变气候。目前各国之所以要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大体也是这个原因。

  首先,农业对气候变化既是影响者,也是贡献者,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

  项目首席技术顾问、中国农业大学陈阜教授介绍说,“气候变化导致农业资源环境要素变化,使农业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增加,极端灾害频发重发将成为新常态,受灾风险和保障粮食安全难度增加。近40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繁,农作物气象灾害年均受灾面积近5亿亩。在此背景下,农业对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提升气候适应能力更加迫切。”

  另一方面,农业具有双重角色,它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估计,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至少五分之一来自农业部门,主要来源是施用肥料的土壤、反刍动物的肠胃发酵、秸秆焚烧、水稻生产、有机肥和化肥生产过程中释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林业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排放量,如稻田是全球甲烷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因此,农业已成为目前各国应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之一。

  另外,粮食作物生产节能减排和土壤固碳潜力巨大,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双重任务的重大举措。

  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粮食生产第一大国,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积极提高农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进行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为减缓气候变化作出巨大贡献。

  “当前,绿色理念正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具体而言,一是我国正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反复强调要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正逐渐成为绿色发展的主力军。”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王久臣说。

  王久臣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新需求,对生态宜居乡村的新期盼越来越迫切。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发展理念总体上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战略的需求,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意义重大,有现实的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

  据国家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国际处处长王全辉介绍,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一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二是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三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之所以要设定这些目标,是因为实现它们,至少能收到以下可以预期的好处。”王全辉说。

  好处之一是防灾减灾实现稳产。通过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作物新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气候适应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系统整体效率、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增强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保证在极端干旱等天气下农业正常生产,确保作物稳产甚至增产。

  好处之二是固碳减排绿色发展。通过生产系统优化与技术改进,实施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等,提高化肥、农药、灌溉水等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和农机作业效率,减少作物系统碳排放,增加土壤碳储量,推进节水、节肥、节药、节地、节能,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好处之三是节本增效农民增收。通过推广化肥农药投入品减量化技术,节水节肥节药等清洁生产技术,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改善农产品产地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销量和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2010年10月,在海牙召开的“全球农业、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首次提出了“气候智慧型农业”这个概念。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国际社会和学术机构的高度重视,并得到积极响应。2012年1月,由粮农组织和欧盟共同实施的第一批“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在马拉维、越南和赞比亚三个国家启动,并陆续推广至厄瓜多尔、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

  2014年,作为全球环境基金(GEF)的第5个增资期的目标,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在中国启动。项目实施期为5年,重点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生产系统,在主产区安徽省怀远县与河南省叶县建立10万亩示范区,开展小麦—水稻和小麦—玉米生产减排增碳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配套政策的创新与应用、公众知识的拓展与提升等活动。

  作为一个在中国首次实施的全新项目与课题,怎样理解、认知与传播气候智慧型农业?如何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技术策略?如何量化与评估项目实施的效果?如何将各种复杂技术方案集成为一个实施路径或平台?怎样投入,如何产出?特别是,怎样保障项目区的农民增产增收,从而激励他们主动投身这一事业?

  尤其是中国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到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兼顾到近6亿中国农民的生计与发展,兼顾到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承诺、担当与责任,兼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方略与现实成效。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重点与难点,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与项目执行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聘请了国内外领域专家组成项目技术顾问团队,构建了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及项目省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为培训及技术示范实施的骨干力量,囊括国家、省、市、县、乡镇不同层级农业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等在内的项目执行体系。

  在集结优势专家力量、融汇中国农业固碳减排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农业科技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因时因地制宜的科技实践

  “在我这儿试验5年了,秸秆还田、免耕轮作、减肥减药……人家说的办法就是中。化肥农药少用不说,亩收入上还看涨。”河南叶县龙泉乡权印村种田大户贾满堂站在那片刚刚收割完的玉米地里,看着已经装袋还散发着甜味的玉米粒以及正围在一起测产的专家,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产出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与我们提倡的绿色发展也是冲突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以为,“我们要朝着现代化农业去转型,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不顾投入,不顾生态环境。气候智慧型农业可以说是来得正好,来得正巧。”

  作为项目的两个示范点,河南省叶县、安徽省怀远县,虽然主粮作物品类不同、环境各异、生产模式各有侧重,却同样面临着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零散,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种植业生产管理模式不合理,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多,作物秸秆还田及保护性耕作应用范围小,生产系统受气候影响稳定性差、化肥农药投入量大、耗能高、浪费严重,土壤固碳能力低且地力亏欠的特点。

  因此,应对示范点的短板与痛点,在项目开展之初,专家团队集成应用了多年研究的多项科技成果,首先抓住了“技术示范与应用”这个牛鼻子。具体说来,在地方实践当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示范性技术。

  ——化肥减量施用节能减排技术。针对项目区化肥用量偏高、施肥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专家团队重点开展精准配方平衡施肥和机械化高效施肥技术应用示范。其中,精准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是通过对农田耕层土壤样品的肥力测定与农户生产情况调研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不同作物在各生育期阶段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提出综合施肥方案,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达到直接减少化肥施用量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间接减少肥料生产、运输耗能。通过机械化高效施肥,起到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省肥料使用量的目的。

  “通过我们在项目区进行取土分析以后发现,氮肥降低20%,磷肥降低30%到50%,基本不影响产量。原来老百姓买化肥,一袋是50公斤,我们建议把一袋变成40公斤,这样子化肥使用量一下子就减少20%。”河南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除此之外,还通过优化施肥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过去老百姓都是撒施,利用效率非常低,氧化亚氮还有氨气都变成氮气挥发出去了。为了减少这种损耗挥发,我们采用了深施肥料。深施到底要多深呢?一般来说是25厘米。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数据是,深施肥料能让化肥的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效果非常好。”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新明介绍说。

  ——农药减量施用技术。针对项目区农民缺乏病虫害诊断方法、不了解科学使用农药的知识以及农药施用工具落后等问题,项目开展了精准施药技术与统防统治技术应用示范。通过病虫害预测,使用先进的施药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农药施用,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原来我们用的是普通喷雾器,喷洒的时候量大,就跟下小雨一样,药自然也就浪费了。用原来的喷雾器,1亩地用一袋药,现在改用静电喷雾器,同样的一袋药,能打3亩地。”叶县龙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平介绍说。

  除了使用静电喷雾器,项目区还推广使用无人机喷药。“无人机不仅效率高了,而且它的防治效果比以前好了。比如说防治赤霉病,关键时期就那么几天,要是用传统的方法,这边打药还没打完呢,最佳防治时间就已经过去了,那边没及时打药的庄稼,生长肯定受影响。”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平整农田与优化灌溉技术。针对项目区土地平整度差、灌溉方式不合理、配套不健全、利用效率低且耗能大、面源污染风险大的问题。项目开展优化灌溉技术示范应用,实现了节约用水量、减少提灌耗能、降低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的效果。

  通过土地流转,项目区规模种植达到万亩的农户不断增加。“过去土地比较零碎化,拖拉机转个弯都转不过去,现在一块土地大的有几千亩,能够很好地发挥机械的作用。现在项目区配备的都是大马力拖拉机,耕作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苗齐、苗全、苗又壮。另外,项目区现在推行的新型灌溉系统,会把肥料跟水融合在一起,实行水肥一体化,这些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节省用量和成本。”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雄奎介绍说。

  为啥实行水肥一体化?“过去老百姓一亩地施15公斤氮肥,我们现在的水肥一体化大概可以减少一半的肥料,水过去是大水漫灌,一亩地大概要用60方水,现在我们只要20方或30方水就够了。大致算来,水肥一体化能够把水和肥料的利用率提高50%左右。此外,水肥一体化还保护了土壤结构的一致性,减少了土地板结,保证了产量的增加。”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新明介绍说。

  ——保护性耕作配套栽培技术。在项目开展之初,项目区存在秸秆还田面积小、还田技术不合理、配套农机具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导致秸秆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的同时,难以发挥农田土壤的固碳能力。因此,项目通过固碳技术的示范,提高秸秆还田量、增加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秸秆浪费和大气污染,增强土壤固碳能力,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

  这个技术的关键就是要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提升以后,能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土壤中去,这就是固碳减排的过程。“我们这里主要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尽量减少对土壤的耕作和干扰。我们的小麦是少耕,就是旋耕一下就行了;种玉米的时候是免耕,秸秆是覆盖的,以此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项目农艺专家、中国农科院张卫建研究员介绍说。

  那什么时候少耕、什么时候免耕呢?这主要取决于土壤的墒情。项目区的耕地上设置了大量传感设备,可以测土壤温度、湿度和含水量。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精确判断土壤墒情,然后再决定是少耕还是免耕。“少耕或免耕,主要由作物的需要决定,来到项目区之后我们发现,完全翻耕的话不但加大了碳的排放,对农机具本身也是一种无谓的浪费。”中国农业大学何雄奎教授介绍说。

  增加土壤有机质,还有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秸秆还田。“没兴秸秆还田的时候,地里有机质含量低,俺这儿就在1.5左右,现在经过5年的秸秆还田,有机质可以达到1.8了。”叶县龙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平介绍说。现在叶县项目区5万亩地,基本实现了秸秆的全量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农田固碳减排新材料筛选技术。在项目区分别设置单因子田间大区对比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的综合效应,从中筛选出利于当地作物增产、水肥增效和农田增碳减排的新材料及其种植模式,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挖掘农田土壤固碳减排的潜力。

  比如安徽怀远,原来种的小麦都是白皮小麦,在原来的气候条件下它长势很好,但是随着气候变化,现在春季的雨水比以前多得多,它的长势就那么好了。“而且现在的病害流行比以前厉害,特别是赤霉病,我们就给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宣传,能不能把白皮小麦改成红皮麦?在气候变化以后,更有利于我们小麦种植大户和农户的丰产丰收。相对来讲药的用量少了,次数也少了,这样也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对此,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梅长军也有着同样的认识:“把我们的这个小麦调成了红麦。它的好处更多体现在小麦的抗风险性,我们的雨量相对偏多。白麦不利于抵抗天气的变化,容易发芽,而我们的红皮小麦更多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单单是安徽怀远,在项目推动下,河南叶县也通过选择新品种来适应气候变化。“叶县农户原来都是种春性品种,老百姓都喜欢这个,籽长得饱一点,但是现在气候变化以后,这个春性品种容易受冻害,所以我们就跟种粮农户说,要想种得早,又想收得早,还想收得好,必须改良品种,如果春性品种变为半冬性品种,播期早一点,气候温度高一点对它影响会小一点,产量还高,如果有了倒春寒,它这个品种耐寒性也比较好。老百姓现在种的80%以上都是这个新品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马新明介绍说。

  ——农田固碳减排新模式筛选技术。项目开展之初,项目区广泛种植单一耗地作物,让土壤有机碳呈现逐年递减。为促进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项目专家团队进行了系统的生物结构优化配置,开展高产高效的生态复合种养系统优化和筛选,构建利于农业高产高效减排的新模式。

  “这个生态的理念就是一种复合的种植,比如说由原来单一的种植水稻、小麦,现在转变成了水稻和泥鳅、水稻和鸭子等等。采用新模式之后,项目区由原来单调的一季小麦一季水稻,现在逐渐演变成一种农业的复合种植。特别是就是我们的稻田养鸭,干得非常成功。鸭粪进入稻田以后,它属于有机肥,对水稻的品质非常好。另外鸭子在稻田里面,还能帮忙除草,它还能飞起来吃这个蛾子,就是稻田它就不生虫了,有利于病、虫、草的防治,给我们解决了一大困难。并且又降低了成本,粮食的品质上去了,我们这个万福鸭米本来市场上只能卖两块多钱,现在的万福鸭米至少卖到五六块,有时还能卖到八块钱一斤。因为它没有使农药,化肥也用的比较少,这样粮食的品质上去了,肯定我们的收益也增加了。”潘地飞介绍说。

  ——生态拦截技术。通过配套建设各项设施,项目致力于通过生态缓冲带对污染物中的氮磷养分进行回用,减少向水体的流入。将养分覆盖还田,循环利用,对农村复合污水中总氮和总磷含量,改善生态环境。

  怀远县刘楼村建设的一条“水道”就是用于净化水体而建设的农田生态拦截沟渠。生态沟渠整体总长约1450米,由三条支流与一条总排水沟渠构成,承担起了当地约150亩水稻农田的退水氮磷消纳任务。从农田中排出的“肥”水流入沟渠后,通过鸢尾、睡莲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净化水体,打造出优美的田园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总结说来,固碳减排事实上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增,一个是减。通过少耕免耕保护耕作降低成本,通过减肥减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通过整个产业链的优化,通过降本增效,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升农民的收入。这一增一减体现在气候智慧型农业的许多个方面和环节。

  比如项目实施几年来,粮食产量基本上都是在稳步的提升。和非项目区比较,项目区的小麦产量能提高5%-10%,水稻产量大概提高5%以上,玉米产量能够提高10%以上。

  在叶县,项目实施后,每亩地肥料减施20%,农药减施30%,农业用水每亩地节约了50%以上,换句话说,节本增收的大概数值为一亩地200元。此外,新技术的使用,不但保证了项目区粮食产量不下降,而且品质更好,每斤要比农民原来种的小麦高上1毛钱,农民真正实现了节本增效增收,既丰产又丰收。

  “比如小麦跟经济作物间作套种,河南叶县庄稼一般为一年两熟,现在通过研究能够达到三熟,玉米套种西瓜。当然了,套种花生也行,红薯也行,玉米也行,一亩地净增加收入600块,三熟间作套种收入还能再增加不少。还有播量问题,一开始农民每亩地要用30斤到40斤种子,那么我们来以后,通过试验示范,农民的播量减少到25斤以下,光这一项就减少了很多投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介绍说。

  这里减一点,那里减一点,加在一起,总量是很惊人的。“以前的模式是把玉米秆残留到地里,然后麦子耩上。这一亩地下来,使用机械所产生的费用大概是110元-120元,通过免耕试验,这个程序现在没有了。也就是老百姓最起码这100块钱他不再掏了。你像我们有115万亩土地,总量那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应该说,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技术支持,离不开专家把关,除此之外,也得益于项目涉及的各层级政府的积极配合与主动实践,他们按照项目设计,从政策、人力、资金、配套设施等不同层面,给予了项目区大量的协助与支持。

  “2016年,我们专门到项目区架设了灌溉用电线路,还安装了两台变压器。另外在配套这方面,交通部门、水利部门,还有林业部门都对我们这个项目很支持,项目区内原来有很多土路,我们现在给它修成了水泥路。我们还在项目区内所有的道路旁边都种上一些绿化树。按照行业的要求,每50亩地必须配备一眼井,这些条件我们已经全部做到了。”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当时我们设计这个项目的时候,固碳减排的目标只有6.5万吨,但是通过我们项目这几年的实施,基本上超过了(项目目标的)50%,超额完成任务。土壤固碳既提升了我们的土壤质量,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又改善了我们的空气质量,对农民来说,这是两个好处,两个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碳汇减排与监测专家李虎介绍。

  

  “推而广之”的学问

  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配合,让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在示范区得到了长足拓展。然而,就如同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所说,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面貌新、定位高、标准高、技术手段复杂,怎样让传统农户主动去接受新思想、落实新技术、收获新价值,并以身作则、推而广之?是一个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气候智慧型农业,除了要改变气候、改变土壤情况,更应该改变农民的生产模式。站在这个角度,气候智慧的火花,不能只停留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应该走进人心深处。

  通过技术示范与各类培训,让项目智慧去创造、传播更多智慧,让项目价值去引领、衍生更多价值。然而习惯的改变向来困难,如何让一个全新的观念去真正影响农民长久积累的认知体系、农耕经验与价值判断,如何改变传统模式里“要我做”的被动格局,真正从价值观念上实现“我要做”,需要的是深入思考、系统解决。

  “一开始困难最大的就是农民不接受,包括地方基层干部对这个项目也有很多模糊不理解的地方。”安徽省怀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兴涛介绍说。

  对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是这样理解的:“农民往往是比较重实际的,当时我们来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意识里认为,只有更多的投入才能有更多的产出。最关键的障碍就是‘最后一公里’问题,就是我们的技术如何送到农民手中,如何让农民接受并且采用。”

  “如何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要让老百姓看见实打实的好处。要让老百姓接受这些东西,必须在实践当中让他认识到,这样做是有好处的,让他们实打实地看到这些好处,他们才能一点一点接受。”河南省农村能源环境保护总站副站长吴国林介绍说。

  这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沟通培训。通过培训,农民才能了解从而愿意实践这个项目。培训如何展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李向东介绍:“针对技术人员,我们集中培训,对职业农民,我们采取现场培训,那么对普通的农民,我们深入到村里面去,对每一位发放明白纸,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互动等等,我们建立有微信平台,农民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在平台里面和专家互动。另外我们还利用农村的集市,利用农村的庙会,在人多的时候,我们扩大技术普及效果。我们的课堂叫什么,叫作田间课堂,叫作村集课堂,这样的话就是确保我们的技术能够真正落地,真正地送到农民手中,起到应有的效果。”

  经过深入系统的培训,项目区农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愿意去接受新项目。

  说起这些培训,地方干部、专家教授、地方农民,都有深刻的记忆。“培训次数还不少嘞,我们这主要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在这儿培训。截至现在,每个村都培训将近4回了,每一期就是50-70人。”叶县龙泉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平介绍说。

  培训除了次数有保证,形式上也比较丰富。“我们一个是在课堂培训,第二个是我们到田间培训,去给农民手把手地、面对面地进行培训。第三种形式,组织大户及科技人员到外地去,到先进发达的地方去,到农业生产搞得好的地方去,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具体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独的,专门的培训,第二种是见缝插针,脱贫攻坚的任务比较重,我们就和这个合作起来,办脱贫攻坚专题的培训。比如稻虾养殖比较好,我们就跟水产局合作,专门做稻虾综合种养的专题培训。我们县里也在推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我们就搞个专题,以秸秆综合利用为主题搞一个专门的培训。2018年的腊月,我们团队在合肥搞了很多春联,再加上培训资料,我们下到相关示范村,一户一户给他们送春联,同时给他们讲解气侯智慧型农业的知识、技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让农民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我是2013年的贫困户,2018年脱贫的。你按以前那老传统观念,目前的这些新办法,那是不能行的。我通过人家讲这个农业科技知识,我的种植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我家以前只种玉米和小麦,现在还种其他东西,种啥呢?种辣椒、花生、红薯、甘蔗,再种些芝麻,这样一亩地得有5000-6000块钱的收入。”贾满堂介绍说。

  经过培训,一些农户率先改变了观念,开始身体力行实践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模式,也因此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应该讲事实胜于雄辩,榜样的力量很好,有现场老百姓看到你干得好,就非常好。2015年、2016年实施的时候,我们在大户潘地飞那里进行种植,他家的粳稻按照我们的方式进行种植,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产量还很高,比周边的老百姓产量高得多。所以老百姓一看见,这个气候智慧型农业这个团队来指导的,的确好,你看投入少了,但是产量还高了,他们就很服,他们就觉得按照这个模式来做,能够节本又增效。”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董召荣介绍说。

  从开始的不愿意接受,到慢慢地通过专家教授们的辅导,通过一些农户的示范引导,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老百姓逐渐开始接受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该说,随着项目区技术示范与培训活动高频次、多范围地深入开展,项目区农民普遍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伴随这个过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潜移默化地转变着。在河南叶县的农户贾满堂、安徽怀远县的种植业大户潘地飞身上,体现着气候智慧型农业深入人心的心路历程。

  经过技术培训,贾满堂改变了他的种植模式。他采用的水肥一体化产生的效益非常明显,产量比没用水肥一体化的时候一亩地高出100多公斤。他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所增长,但投入上年年都有所减少,因此他才敢大规模流转土地,发展到现在他已经流转经营了500亩以上的土地。“老贾的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5年以来,老贾的机械,从原来的3台,到现在添置到16台以上,这都是通过这个气候智慧型项目激励出来的。”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全然介绍说。

  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带来的获得感,不只体现在基层的农民。通过6年来的实施,项目辐射的各级政府官员,也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以前习惯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在项目落地以后,我们发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的投入能直接带来增产增收。此外,我们当地的气候环境,当地的地下水结构,也都因此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河南叶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赵飞介绍说。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漠视到热衷,从“看不见,摸不着”到来自每家每户、实实在在的效益和支持。气候智慧型农业在中国实施的6年,让管理者、执业者、经营者找到了发展绿色农业的切入点,发现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着眼点。相信,在良性循环之间,通过气候智慧型农业的示范与传播,定能启发带动更多的智慧、更广的思路、更有效的做法参与其中。

  

  为气候智慧型农业贡献中国“智慧”

  项目产生效益,同时也产生经验与智慧。这场来自中国大地的实践,不仅为全球碳减排做出了表率与贡献,也为全球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推广积累了经验。

  五年来,在政策创新与知识管理方面,项目通过政策和制度优化设计、集成相关部门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协调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固碳减排与适应能力提升的政策措施与技术途径。

  目前,项目团队已经完成《小麦玉米种植系统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导则》《小麦水稻种植系统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导则》及《气候智慧型农业计量与监测方法学》的编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气候智慧型小麦—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气候智慧型小麦—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及《气候智慧型作物生产计量与监测方法规程》正式列入农业农村部行业标准制订计划,该标准颁布将极大提升项目在中国农业领域的影响力。依据项目成果结合国外相关知识经验编制了《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材料。同时制作项目网络培训课程,扩大气候智慧型农业理念受众群体,总结分享气候智慧型农业技术中国实践过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始终坚持项目设计与尊重群众意愿相结合,确保项目协议严格落实。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具有投资额度大、建设期长、质量要求高、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同时与当地农户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为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摸索出见效快、质量高、效益好、农户乐于接受的技术示范集成,项目建设准备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始终把农户利益放在首位,深入一线乡镇和村庄,认真征求、听取农户的意见,把群众的参与真正落到实处。在充分听取农户意见基础上,多次邀请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省发改、财务政府相关人员,对项目实施中缺少技术指导、灌溉条件、农具和大型秸秆还田机械及作物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养鸡羊吃麦苗、田间道路不方便、部分农户不愿种地或部分农户抗拒有偿统一配方施肥与病虫害统一防治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磋商,汇集了国内外专家智慧,形成了项目规划设计实施方案,不仅贯彻落实了世行的协议要求,保证了广大群众的利益,且项目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为整个项目建设打下为坚实的基础。

  坚持学习运用与环保理念培养相结合,提升公众知识,普及低碳理念。基于农户乐于接受培训方式的技术推广模式,在进行田间指导与技术员包村的农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积极融入低碳理念,做到提升公众知识的同时培养农户应有的低碳理念,确保农户能预见项目的经济效益,主动参与项目,自行增强低碳环保理念。

  坚持项目实施与培训推广相结合,确保科技成果得到及时吸收转化。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在绿色乡村综合发展技术与模式中,正式提出发展“粮食主产区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设计准备阶段,就建立了“科研、培训、推广”三位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将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项目区农业投入品实施量大、温室气体排放高、农户使用新技术能力较低、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筛选研究缺乏、项目各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少、技术推广力度小、没有专门的农田碳汇监测方法和尚未开展类似系统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等问题,专家组认真研究了项目区的种植模式、农业研究和推广机构、农业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等内容,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按照农民田间学校相关运行模式与标准建设农民培训平台30个,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与服务咨询累计25247人,女性占比约39.29%。通过减排技术示范应用、固碳技术示范应用、新技术与新模式筛选示范、技术培训服务和监测与评估,筛选、示范、应用适用于本项目区的低排放技术,集成技术模式实现项目区全覆盖,促进技术培训服务项目有序、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坚持项目开展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相结合,确保实践经验得到有效升华。在综合考虑农业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及相关政策。通过开展中国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编制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技术导则、开展气候智慧型农业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编制气候智慧型农业计量与监测方法学,制定和出台农业节能减排和固碳生态补偿政策性等相关文件、制定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低排放技术标准、规范等,促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节能减排和土壤固碳研究与国际合作持续发展,从全方位、多层次推动从生产到销售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推进信息快速传播与资源共享;改进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制和农民参与式能力培养;促进融资和保险制度改革。

  坚持项目开展与知识管理相结合,确保知识创新交流的顺畅。通过项目信息交流与管理平台建设、项目经验成果的收集与宣传和技术交流与研讨,实现项目网站、工作简报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与运行、研讨会与国内外交流等,扩大项目影响性,确保知识的提炼与创新。

  坚持跟踪监测评估与严格检查验收相结合,确保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为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项目的技术、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风险。在项目实施中,采取监测评估与检查验收相结合的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测督导。一方面,邀请各大科研院所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农业项目进展和项目实施质量、技术服务和项目管理、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监测评估,定期通报监测结果,针对疫情采取措施。另一方面,省、市、县级项目办依据相关查验收办法,对项目施工设计、项目规模与内容等进行全过程、分层次检查验收,出现数量质量问题,不予提款账款,并对其通报批评。由于抓好监测评估和检查验收这两项关键性工作的落实,确保了项目建设的质量。

  坚持组织领导与体系管理相结合,确保项目建设持续发展。为加强项目管理,保证项目正规有序的运行。在项目实施中,为了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在该项目国家项目主任农业农村部科教司副司长的领导下,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PMO),首席技术顾问为PMO和NPD提供支持,项目组织和协商各利益方,设立项目指导委员会、国家专家组、省级专家组、省级、县级项目管理办公室、县级领导小组、县级项目实施单位以及分包商组织,主要负责项目决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重大问题解决等。各级农林业部门成立了项目办公室,配备了组织、管理、营林、经济、财务等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项目的规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监督检查等工作。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的建立,不仅加强了项目的组织领导,为项目正常运转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证,且保证了项目持续发展。

  “我们看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征程中,我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李波介绍说,“在减缓气候变化,处理好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的关系,在创新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降低资源环境利用强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体制机制,在集聚和引导科技创新等方面,在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双重协调的重大举措,也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稳产高产并重,推动我国农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向全球展示着富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绿色发展路径。”

  李波介绍,目前,农业农村部正在努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工作,农业绿色发展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2019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9.2%,农药利用率为39.8%,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第三年负增长;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秸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

  气候智慧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项目办公室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