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超越了数千年历史的伟大征程,这是跨越了数万里行程的宏伟画卷。中华民族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一个千年梦想即将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将共同迈入全面小康。
在这收官冲刺阶段,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指示,一手继续攻坚,一手防止返贫,切实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题中之义,和继续攻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可以说返贫问题解决不了,脱贫攻坚也就难言全胜。因此,返贫不但要防,而且要防得及时、防出效果、防成全胜,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防止返贫,关键是要精准把握返贫原因。首先,脱贫成果存在弱项。在已经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就有可能导致返贫。
其次,脱贫工作存在弱环。随着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开始出现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等现象,与之相随,扶贫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所抬头,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未绝迹。
最后,脱贫人群存在短板。脱贫人群中收入刚达标、超过贫困线不高的群体,尤其是那些身有残疾、长期患病或受教育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在技能、资产、志智等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处在脱贫和返贫的临界线边缘,抵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人身风险的能力较弱,一场风霜雨雪、一次价格波动、一个突发意外等,都有可能让他们返贫。
这些弱项、弱环和短板,可能并不大、并不明显,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要它们客观存在,哪怕再小、再隐蔽,终究有可能酿成风险、导致返贫,从而影响脱贫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影响脱贫攻坚的成色和质量。对此,我们要切实提高认识,精准施策。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从数量上看,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脱贫攻坚完全能够做到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但脱贫除了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经得起“火眼金睛”般的质检,不能到时候都说完成了脱贫任务,过一两年时间又出现较大返贫。为此,面对脱贫攻坚中的疑难杂症,要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从根本上防止“穷根”吐芽、“穷病”复发。退出贫困的时候,要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真贫、真脱贫。此外,尤其要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保证“造血”质量,增强致富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帮扶既要讲时效,还要讲长效。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帮扶越是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一定要保证在“终场哨”吹响之前取得全胜。帮扶除了要讲时效性,还要讲长效性。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扶上马之后还要送一程,要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建立健全稳定的长效帮扶机制,切实提高扶贫产业、扶贫事业的“成活率”,防止帮扶撤得过早、过快而出现返贫现象。
预防既要“回头看”,也要“提前干”。为了防止返贫,脱贫工作不能“一脱了之”,而是要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为此,要建立长效的返贫预警应对机制,在看出返贫隐患之后,提前解决问题。相关工作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点领域提前发力。重点区域主要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政策,防止出现地区性返贫。重点人群主要是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防止出现群体性返贫。重点领域主要是因病、因灾返贫等,要建立健全针对疾病、灾情的“守门人”制度,将这些返贫要素拒之门外,防止出现突发性返贫。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一边要继续攻坚,一边要防止返贫,任务不可谓不艰巨。但越是如此,我们越是应该把问题摸清、摸准,把工作做实、做细,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精度,让收官冲刺收在点上、防止返贫防在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