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农产品市场 日期:20200805
批发市场 鸡蛋价格继续上涨 集贸市场 猪肉价格上涨 精致管理 优质葡萄卖价好 搭平台通堵点 新疆瓜果销路畅 种礼品“小”西瓜 亩挣5000多元 新苹果上市价或走低 建议提前做好产销衔接
  006版:农产品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批发市场 鸡蛋价格继续上涨
· 集贸市场 猪肉价格上涨
· 精致管理 优质葡萄卖价好
· 搭平台通堵点 新疆瓜果销路畅
· 种礼品“小”西瓜 亩挣5000多元
· 新苹果上市价或走低 建议提前做好产销衔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8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2020年首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聚焦新疆——

搭平台通堵点 新疆瓜果销路畅

本报记者 赵宇恒

  尽管还是盛夏,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最早成熟的一批嘎拉苹果已经开始采摘、寻找销路了。与往年不太一样,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在继续,挂满枝头的苹果谁来摘、卖给谁,让当地的农户有些疑惑。

  在新疆,受此困扰的不仅是苹果种植户,地理位置等因素也让这里的多数农产品都面临着克服物流成本、寻找合适采购商的难题。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共同主办,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联盟承办的2020年新疆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喀什)在线上举办,活动为新疆20个贫困县的100多位供货商和全国各地60家采购商牵线搭桥,破解农产品产销衔接的堵点。

  

  特殊时期新考验 产销对接来帮忙

  “人工恐怕是今年最大的问题。”周志品是阿克苏一家果企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今年的采摘季可能会人手不足,人工费用随之上涨,“前阵子最高的价格达到了每人每天260元。”

  疫情的影响还体现在物流上。“今年一辆15米长的冷链运输车运费要3.8万元,比去年涨了两倍还多。”周志品说,新疆地区温差大,农产品甘甜可口,但却给储存带来了麻烦,“好吃不耐储,能越快运出去越好,而且不少都要走冷链,这个支出又避不开。”

  新疆大量农产品需要运往内地销售。对果农来说,运出去不是问题,难的是怎么运划算。“在新疆当地1个哈密瓜的市场零售价大概20元,差不多是4斤半到5斤左右,电商销售的话,运到北京,2个哈密瓜的运费就要40元,销售价直接翻了番。”北京沙迪克商贸中心市场部经理王炎说。

  在疫情发生初期,当地就为农副产品采收车辆等发放通行证,确保农产品流通渠道畅通。但消费端需求上不去,直接影响到采购商采购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虽然看情况今年是减产的,但是现在采购商对收购都持谨慎态度,这对农户伤害很大。”周志品说,由于担心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因此将目光转向了国际市场,今年他另谋销路,向泰国发了不少货。

  作为链接产销两地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沙迪克则以渠道商的身份来到了产销对接活动现场,为新疆贫困地区农产品寻求更广阔的市场。

  农产品产销对接是促进农产品供需平衡、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增加农民收益的重要途径。“这种点对点的精准对接活动对像新疆这样物流成本较高的地区帮助很大。”王炎解释,这种活动可以让产销双方直接碰面,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在解决销地“买贵”问题的同时,还能解决产地的“卖难”问题。

  沙迪克采取签约的方式与当地果农合作,在新疆拥有2.7万亩农产品种植保障基地,年均种植、加工各类瓜果等产品4万多吨,在北京、广东、山东等地搭建运营中心,产地直接对接销售市场。“像葡萄、杏这种必须快速发货的,我们一般会走空运,12个小时到京,稍微耐储一些的品种走公路冷链运输,三五天能到。”王炎指着带到活动现场的哈密瓜说,“即便是这种主打高端市场的农产品,在销地,这样点对点的销售方式也能比经过各级经销商层层周转的方式卖价低5%左右。”

  “我们现在缺的是一个让大家都认识我们的窗口。”作为供货商代表之一,和田美比特食品有限公司以肉鸡养殖屠宰、深加工、冷链物流等业务为主。该公司销售经理李林在与主会场的视频连线中表示,线上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拉近了产销距离,希望借此机会能进一步提高认知度、打响品牌。

  

  多点发力助销售 长效机制渐确立

  在采访中,不少产地供货商都表示,这样的产销对接活动多多益善。活动结束了,农产品生产不会停止,怎样才能让贫困地区的农户少受“卖难”的困扰,成为场外值得深入讨论的话题。

  事实上,在2018年,农业农村部就推动搭建了全国初级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今年2月,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联合中化现代农业、拼多多、百果园、人民优选、中华美食频道、北京中农严选等企业机构成立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联盟”,打通一条采收、加工、物流和销售的农产品数字供应链,引导产销高效连接,通过农货农资的上行下达,进一步保障农户收入。

  “大宗农产品的产销对接还是以获取信息为主。”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何平认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一公里”。“贫困地区农产品出山的这段路往往面临很高的物流成本,所以很多采购商出于成本考虑不愿进。”

  如何让采购商从“不愿”到“情愿”?“得先让他们知道这里有优质农产品,这就是一个获取信息的问题。”何平说,“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打品牌,品牌知名度提升了,自然就有人闻香而来,从而解决产销之间的衔接问题。”

  这一观点在新疆已经得到印证。“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伊犁苹果顶呱呱;伽师甜瓜甜掉牙,库车白杏味最佳……”

  “地标是农民增收的好帮手。”周志品告诉记者,在阿克苏的苹果核心产区,品牌效应十分明显,即便是价格不看好的年景,一斤苹果的收购价也会比周边地区的市场价格高出一块钱左右。

  “对于小果园来说,注册商标仍然有困难,算成本的话,如果一个小果园就要注册一个商标,很划不来。”何平说,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产销对接平台上线的农产品都要求有商标、做质检。

  为了让更多农户从中受益,平台上线了“产销对接工具包”。“这是针对这种小规模生产者的服务。”何平介绍,协会注册商标供农户共同使用,同时组织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再动员EMS等联盟内的物流企业主动上门收购,并提供优惠包装箱等服务。

  此外,电商在解决农产品“卖难”等问题上表现也十分亮眼。有数据显示,疫情初期,依靠供应链的优势与扶持,京东开放平台的入仓产品数量同比去年增长了近3倍;疫情发生初期至4月25日,淘宝、天猫平台累计销售25万余吨滞销农产品。

  “解决‘卖难’的问题,产和销双方要能直接见上面。从这方面来说,电商渠道有独特的优势。”何平认为,但另一方面,出于对品质把控的考虑,产品从研究到真正上线往往需要1个月的时间,这对农产品来说依然是一个较长的周期。如何进一步缩短产销之间连线的时间,是通过电商渠道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仍要探索的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