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化、设施化、智能化等手段,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落地;在镇村布局标准化检测机构,配备专业设备和人员,实现监管无死角;农产品在进入市场前,需出具证明自身质量安全的“身份证”……孟夏时节,记者跟随“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报道团”在日照、淄博、潍坊等地市采访发现,在覆盖农产品产销链条上的各个关键环节,山东都有“硬核”举措落地,牢牢守护着齐鲁大地上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林国华介绍,近年来,山东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为契机,以打造安全放心农产品生产消费区为目标,以实施绿色发展、农业标准化等“十大行动”为抓手,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模块化”工作方式,鼓励各地创新举措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催生了一大批有益经验,在产销各环节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从大前年开始,这个连片4万多亩茶园的绿色防控,就由政府购买专业化服务来完成。茶园组织下次采摘,必须要等过了农药的休药期。”5月22日,在基本完成一季茶叶的采摘后,看着大面积的飞防服务正在覆盖茶园,日照市东港区林苑茶业有限公司技术顾问董彦才告诉记者。
据日照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徐桂华介绍,2017年以来,日照依托茶产业扶持项目专项资金,市县两级财政年投入稳定在4000万元以上,对全市27万亩茶园推进绿色防控全覆盖,在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推动日照绿茶品质提升,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
5月24日,站在寿光市洛城街道东斟灌村的一处新大棚前,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这样解密:“这是我们近年来推广的‘高大化大棚’,长度普遍在200米以上,宽约20米,棚内基本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温湿度自动控制、轨道运输等设备,实现了水肥温湿药等的物联网管控,除蔬菜定值、生长打头、果实采摘等少数环节外,已基本落地机械化、标准化、智慧化技术,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比以前旧棚分别降低了40%和25%。”
优质安全农产品如何“产出来”?标准化生产是核心和关键。山东已制定推广2500多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认定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309个,基本建成了“一乡一业”标准体系库。如何实现标准化生产技术“一推一大片”?基层已在实践中探索出“硬核”举措:一套先进播种机械,就能同时落地单粒精播、种肥同播等技术;一套水肥一体化设备,就能实现精准施肥、药肥双减;一家专业化服务组织,就能将以绿色防控为主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十几万亩……
2019年5月,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李晓瑞应聘上岗,成了一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自此开始了在田间地头穿梭的生涯。“一般每天抽检200-300个批次。别看这个职位小,但是责任很大。我们寿光农民就是靠着种菜富起来的,一旦质量安全出了问题,砸的是全市农民的饭碗。”李晓瑞说。
蔬菜质量安全“管出来”。谁来监管?怎么监管?李秀欣介绍,寿光把全市15个镇街区划分为28个网格,配备56名监管员、28辆专用车,对所有农资市场、合作社、种植户的农产品和农投品质量安全进行全年全天候监管,确保实现网格内蔬菜种植户检测覆盖率100%,蔬菜经营主体抽检覆盖率100%。
在淄博市淄川区,全区13个镇办全部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了检测室、设备、车辆,招聘了专职业务人员。在村级,则是每个村设立1名信息员,由区财政发放补贴,协助镇监管站开展工作。
“我们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的全覆盖。今年全区已完成检测16171批次,全部合格。”淄川区副区长焦鹏生说。
面对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如何实现质量安全监管“无死角”?“必须要在镇村建立规范的监管网络。”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处长张刚说。山东自2019年起,以“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有经费”“任务目标落地、岗位责任落地、巡查制度落地、检测筛查落地、宣传培训落地、应对处置落地”为目标,全面推行乡镇监管机构标准化建设,已有800个以上乡镇监管机构完成自评达标,今年将在全省100多个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现全覆盖。
位于桓台县新城镇崔楼村的泓基合作社是该县首批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示范基地之一。“你看,合格证上标明了产品名称、数量、出具日期、生产主体信息等内容,是上市产品的‘身份证’,是质量安全的‘承诺书’。合作社每天货物运输前均经过严格检测并出具合格证,保证所有农产品均持证上路。”合作社理事长于昌江说。
对于把要上市的农产品送到镇上检测,安丘市兴安街道赵家官庄村村民马金臻已成习惯:“通过这里的检测,拿到出具的二维码、贴上合格证,咱的草莓才能进入市场销售,收购商也愿意出高一点的价钱。”
安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伟介绍,安丘依托全覆盖的监管体系,在大数据支撑的基础上,创新推行了以“二维码追溯+合格证”为主要内容的产地准出管理机制。“合格证与二维码结合在一起,可发挥双重作用。消费者通过合格证,可以获取生产主体名称、地址等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取产品施肥用药、收获时间、检测结果等信息,实现了全过程可追溯。”郭伟说。
据省农业农村厅质监处四级调研员李剑介绍,今年以来,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山东全面推开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明确落实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试行主体为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同时鼓励小农户参与试行。对未实行合格证制度的主体和产品,将在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参评各类品牌和奖项,安排项目支持,认定标准化基地、养殖场等示范主体,申报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等方面予以严格约束。截至5月底,山东已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400余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