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农田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安徽怀宁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通过审核
· 浙江临海品牌农业提升农田“含金量”
· 湖南永州“七化”标准带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 黑龙江鸭绿河农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 山东阳谷开展农田节水配套改造工程建设
· 以市场化思路补齐资金缺口
· 江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01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江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罗锋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上模乡油洲村高标准农田。资料图

  2019年,江西省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8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明显的省份之一,获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并奖励资金2亿元。自项目开展以来江西省不断在建设思路、创新举措和规范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相应成果经验。

  

  一探新思路:三变三创三保障

  据江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委书记江枝英介绍,江西是传统农业大省,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从未间断向国家贡献粮食的省份之一。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变三创三保障”新思路,开启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变”就是变县级整合为省级整合,打破部门界限,省级各部门不再单独下达计划任务,真正建立起“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新机制;变低标准为中高标准,将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入标准由以前的1200元左右提高到3000元;变部门验收为统一验收,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实行项目到县、资金到县、责任到县,由省领导小组统一组织绩效考评。真正改变了以前农田建设分散于各部门、“五牛下田”、标准不一、质量不高的现象。

  “三创”就是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按年度290万亩建设任务,统筹整合资金约90亿元。其中,整合中央和省级以上各部门用于农田建设的财政资金约40亿元,不足部分引导金融资金和新型经营主体等投融资,采取统借分贷、发行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债券方式筹措;创新建设布局,优先在“三线两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及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贫困地区)安排项目,新建为主、综合开发、区域推进;创新考核办法。实行“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省级绩效考评”三级考核办法。建立“奖优罚劣”机制,每年对考评前15位的县给予资金奖励。对考评不合格或在资金审计、检查中发现重大问题的县,视情况扣减投资,全省通报。

  “三保障”就是保障粮食产能,按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要求,统筹“田土水路”等设施建设,实现“林电技管”综合配套,提升耕地产出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确定建设内容,科学构建生态沟渠和塘堰湿地系统,做到“少硬化、不填塘、慎砍树、禁挖山”,推广生态环保新材料、新技术;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民承包经营权,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惠农补贴不缩水,农民利益不受损。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收益分配机制,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江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251.5万亩,2017年以来共投资270余亿元,新建成584.5万亩,在建290万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普遍达到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项目区耕地质量等别平均提升约0.5个等级。

  谈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永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戴熙良说:“永修县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为基地,全力推进稻米产业的提质增效,实施30万亩‘永修香米’订单农业,唱响‘永修香米’品牌,‘永修香米’被省政府列为江西省七个重点建设的优质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都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探新举措:关键环节措施硬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胡汉平介绍,江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从项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推进、成果综合利用、建后管护等全过程谋划,严要求落实,高质量推进。

  规划设计高标准。江西省因地制宜确定工程建设内容,强化小块耕地归并平整,提高格田规模,建设宜机化农田;严格控制设施和硬化路面占地比例,剥离的耕作层要求回填再利用;重视新增耕地,严禁超规格设计沟渠路,科学控制田间基础设施占地率,充分挖掘和利用项目区内非耕地、荒芜园地、废弃地等资源,提高项目新增耕地率。

  工程建设严要求。严格督导保进度,坚持定期调度,即时排位,对进度偏慢的县,采取电话、发函、约谈和通报等方式督促整改;组织成员单位和厅挂点处长深入市县督导,确保项目压茬推进、年度项目如期竣工验收。另一方面,严格程序保质量。坚决落实基建项目“四制”要求,依法优选施工、监理单位。严格依照建设规范,狠抓田间施工,坚决防止偷工减料行为。构建起由高标办、乡镇、监理和村义务监督员组成的多层次、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质量问题清单和整改销号制度,确保工程质量过得硬。

  综合利用高效益。发挥高标准农田牵引作用,做好及调优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助推脱贫攻坚、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休闲农业。重点是做好与助推精准脱贫相结合,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硬任务,降低建设门槛,优先支持贫困村建设高标准农田,改善生产条件,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余干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志群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农民得到实惠,项目区农企共带动5000余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化经营,户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建后管护保长效。建立“村为主体、乡镇监管、县负总责”的管护机制,做到“五个明确”:明确乡镇政府是监管主体,流转经营户和村委会为实施主体;明确建成并已上图入库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纳入管护范围;明确管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护事项;明确由县级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建后管护经费;明确将建后管护列为农田建设考核重要内容。

  

  三探新机制:项目推进有保障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建堂介绍,两年来,项目的成功推进得益于建立的规范有序的项目运行推进机制。

  高位推动是关键。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建设,始终坚持“两个不动摇”,即江西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不动摇,江西肩负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不动摇,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列为省政府重要推进督导事项。省政府和各市县均成立了高规格领导小组,协调推动落实。省农业农村厅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

  规范管理是前提。先后制定了《江西省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等,明确了任务和目标。项目管理有规范,出台了《项目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新型经营主体“先建后补”办法》《上图入库规范》等,实现了项目管理有章可循。工程验收有标尺,制定了《验收工作细则》,确定了单项工程验收、县级自验自评、市级全面验收的标准、程序和方法,把牢了工程验收关口。利用管护有政策,出台了《创新建设模式工作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建后管护指导意见》等,提升了综合效益,落实了管护责任。

  群众参与是基础。设计群众参与,实行“三进三出”:一进片区,测量、调查,绘制现状图;二进片区,征求农户意见,制定施工图;三进片区,再次征求意见,村组、农户签字确认。施工群众监督,聘请村组干部、热心乡贤、老党员等义务监督员2000余人次,开展日常监督检查。验收群众评价,每县从不同项目区调查50个以上受益主体,根据群众满意度进行打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群众认可。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