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决胜脱贫攻坚 打好收官之战
· 我国农产品贸易实现稳定增长
· 农业农村部推进重大植物疫情阻截防控
· 图片新闻
· 诗和远方,就在家乡
· 温州乡村新业态发展渐入佳境
· 青海培育牦牛公用品牌
· 请给“土字号”多些呵护
· 勇做潮头领舞人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勇做潮头领舞人
——揭秘“寿光模式”如何在创新提升中走向全国
本报记者 吕兵兵

  “不好意思,我在江苏承建了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工期紧,近期回不去。”

  “河南有两个园区在建,安徽也有几个,公司所有的专业人员都在外地。”

  ……

  近日,记者在山东省寿光市采访,约见的5家温室工程企业负责人,无一例外都在外地,建大棚、建园区,输出“寿光模式”。

  眼下,北至新疆内蒙古,南至两广福建,东至沿海岛屿里的生态农庄,西至珠峰脚下的青藏高原,都有寿光人承建和管理的蔬菜大棚。寿光农民可以骄傲地拍着胸脯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蔬菜大棚,都包含了“寿光元素”。

  “多年来,寿光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方式,瞄准国际一流,破解产业瓶颈,引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潮流,这就是‘寿光模式’成功的秘诀。”采访中,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说。

  

  从黄蓿菜精神中走出的“寿光模式”

  “吃的是黄蓿菜,喝着牛脚窝里的水”,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就是地处渤海岸边的寿光人民始终在重复着的日子。今年78岁的王伯祥回忆,上世纪60年代,全家人靠着吃黄蓿菜免于饥饿。

  1986年,吃着黄蓿菜长大的王伯祥,成为时任寿光县委书记。当时,听说东北有地方能够在冬季种出新鲜的茄果类蔬菜,他就与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一起冒着严寒赶赴东北。“在首次登门被拒绝后,俺俩在技术员韩明山家门口的柴火垛里窝了一宿,才打动了老韩,带着他一块儿回到了寿光。”王乐义回忆。

  建大棚投入大,农民怀疑观望?寿光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农信社发放贷款,当年大棚种植户就成了万元户;冬天的茄果菜那么贵,种出来卖给谁?寿光全市动员,建市场找销路,很快就打开了北京市场……于是,一场冬暖式蔬菜大棚革命在这片世代贫瘠的土地上兴起,创造了让全国人民冬季吃上新鲜菜的“绿色浪潮”“东方奇迹”。

  想来也巧,“黄蓿菜”的特性和寿光人的精神似有几分相似之处:扎根于蛮荒,顽强的生命力,漫长的生长期,由贴地皮长成灌木丛,养育了无数寿光人。如今,寿光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年产量达450万吨;2018年,寿光各项存款余额966亿元,户均突破1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7元;美丽乡村建设动能强劲,全市80%的村庄已达到山东省美丽乡村B类建设标准。

  “与‘义乌模式’和‘温州模式’不同,寿光农民在设施蔬菜产业上的精耕细作,创造了一条‘以农富农’为特点的‘寿光模式’,其创造的蔬菜产业生产、销售、技术、会展和标准输出等改革经验,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更具研究和推广价值。”寿光市市长赵绪春说。

  

  一路创新升级成就“蔬菜产业硅谷”

  崔西良是寿光市圣城街道崔家庄村农民,自1987年开始种植设施蔬菜。如今,崔西良已是西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运营着3个占地百亩以上的设施农业园区,旗下的温室工程公司每年为全国各地建造大棚3000个以上。

  崔西良介绍:“从最开始的种大棚,到后来发明大棚卷帘机,再到后来研究棚体高大化、标准化和棚内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如今,我们已能够为客户提供规划设计、选材供应、建造安装、棚内设备配套、优质种苗供应、人才输出、管理运营和市场销售等全方位服务。”

  崔西良的一路成长,背后是寿光设施蔬菜产业的一路升级: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以建设蔬菜批发市场为突破,推动蔬菜生产走向商品经济舞台;第二阶段从1989年到2000年左右,以蔬菜大棚推广升级为标志,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2012年左右,以菜博会举办为标志,搭建起产业转型升级的桥梁;第四阶段从2012年至今,全力突破种业研发、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等瓶颈,向全国输出标准和集成解决方案。

  自上世纪80年代始,全国有不少地方开始发展蔬菜大棚,如今,只有寿光站在设施蔬菜产业的潮头领舞,原因何在?寿光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孙磊说,30多年来,寿光农人始终坚持创新求变,以“瞄准国际一流水平,打造设施蔬菜产业区域优势中心”为目标,推动设施蔬菜产业一路升级。如今的寿光,已不仅是享誉中外的“设施蔬菜之乡”,还是“买全国、卖全国”的蔬菜集散地,更是闻名世界的“蔬菜产业硅谷”,是全国设施农业的科技研发中心、标准输出中心和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中心。

  寿光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69个,编制完成了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范,催生1100多家农字号企业,4A级蔬菜景区发展到5家,每年接待超过200万因“菜”而来的客人。

  

  “寿光模式”已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你看俺去年新建的这个大棚,长340米,宽20多米,总占地23亩,棚内生产面积10.5亩。这样一个新大棚,能顶过去的10多个旧棚。”在洛城街道东斟灌村,菜农李桂清说,“而且,棚内安装了水肥一体化、温湿度控制、轨道运输等新设备、新技术,现在很多农活用手机就能干了。”

  李桂清新建的这个大棚,总投入在80万元左右。去年种植的一季彩椒,他就实现销售收入67万元,纯收入40多万元。“估摸着到今年过年,俺这建棚的投入就能挣回来了。”李桂清笑言。目前,这种新建的高标准大棚,在东斟灌村已有200个。

  一个新建大棚,就是一个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车间,在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的同时,还能让寿光菜农有体面的收入,有铁打的饭碗,这在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看来,就是“寿光模式”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寿光已经有大量的‘棚二代’‘棚三代’开始返乡种菜,还有越来越多的寿光农字号企业带着设备、管理、技术和市场等优势走向全国,甚至欧洲、中亚、非洲等国家。”

  采访发现,寿光设施蔬菜产业,已经实现了由传统蔬菜种植向科技引领、由增产导向提质导向、由分散生产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由一产独秀向三产融合共“四个转变”。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国家蔬菜种业创新创业研发中心等在寿光建成启用,农业农村部种子检验寿光分中心、山东首家果菜品种权交易中心等相继落地,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由10年前的40%提高到现在的70%,新建大棚物联网设施应用率达80%,全市“三品”认证农产品达320个,设施蔬菜产业向生态旅游、装备制造、农业电商、现代物流等链条延伸,菜博会成为全国3家5A级专业展会之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构建起以智慧物流、冷链物流为主体的现代流通体系。

  产业潮头领舞人的气魄和底蕴,让“寿光模式”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由寿光农人承建、运营或担任技术指导的蔬菜产业园区,已遍布全国26个省区市。近年来,寿光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荷兰在种业研发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有300多名农技人员到欧洲、中亚、西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推广蔬菜生产,1/10的本地菜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地。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