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版:产业扶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我不当贫困户”
· 残疾夫妻,双手拼出幸福来
· 广西南丹多措并举撬动产业发展
· 沭阳县扎下镇开辟“花木+电商”产业扶贫新路
· “两场同建”开辟脱贫攻坚新途径
· 芦荟成产业 增效潜力大
· 扶贫产业产能过剩怎么办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12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芦荟成产业 增效潜力大
赵少辉 赵瑞雪

  11月28日,笔者来到河南省濮阳县习城乡徐寨村的芦荟种植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整齐排列的芦荟种植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走进大棚,只见一株株青翠的芦荟在奋力地生长着,叶片又肥又厚,水汪汪地漂亮极了。

  “这可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宝贝,食用、药用、美容,芦荟的用途比较广,市场需求量大,种植面积少,根本不用愁销路,现在批发价是3块钱一斤,一棵能长到30斤,一亩地可以种3000多棵。”徐寨村党支部书记徐明堂说。

  据徐明堂介绍,徐寨村是黄河滩区搬迁村,村民离开村庄搬进了社区后,村里的土地不能闲置,准备发展产业,给村里一些不能外出的留守人员提供一个家门口增收的机会,保障群众稳定增收。村“两委”通过网络查找项目,并多次到河北、山东以及河南省的郑州、开封、周口等地外出考察,最终敲定了发展芦荟种植项目,成立濮阳县佳慧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抢抓政策机遇,利用产业扶贫资金170万元搭建起了大棚,并以吸纳群众入股的形式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了让贫困户能入股,村“两委”把入股门槛定得非常低,5000元就算一股,共吸纳66户村民入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每户每年可分红2万元,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目前,徐寨村芦荟种植园已成功种植芦荟100亩,安排贫困户长期稳定就业10人,并可吸纳众多的季节工,用工最多时,每天可吸纳100多人,每人每天可挣工资50元以上。

  “俺搬到了集上的社区住,孩子们都在外务工,俺将家里的3亩地流转给了种植园,一亩地一年租金800块钱,俺在这里上班,一个月又挣千把块钱的工资,大棚里浇水施肥都是一体化,俺平时的活儿就是开开阀门浇浇水,拔拔草,活不重,还管饭。我是2016年脱的贫,现在自己有一套80平方米的楼房,有租金和这份工资,俺老两口花不完的钱,生活很幸福,对现在的日子感到非常满意。”正在芦荟种植大棚内除草的脱贫户王治良乐呵呵地说道。

  “今年5月份才种,现在大的每棵都有十几斤了,芦荟是越大越值钱,今年‘双十一’我们通过电商卖了一部分,一棵卖到了100多块。你看这大棵边上发的小棵,拔出来就能种,一棵至少可以生5棵小苗,一棵小苗又能卖一块多钱,可谓前途一片光明。”徐寨村村委会主任王风岭兴致勃勃地介绍。

  谈及下一步计划,徐明堂和王风岭都是豪情满怀:“我们计划以徐寨村为中心,辐射带动丁寨、甘露集等滩区迁建村,用5年到8年的时间,发展芦荟种植5000亩,最终打造一个集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美容为一体的农业观光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